【專題探索】2011~2015年我國主要出口商品的競爭力變化
簡妤庭 (2016/08/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8期》
我國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內需市場小,因此長期仰賴對外貿易來帶動經濟成長。積體電路、二極體、儲存裝置及印刷電路等電子產品出口產品整體出口將近四成,導致台灣出口受電子產品市場波動影響非常大。又中國近年來積極扶植自國電子產業、產能大幅度開出,隨此快速成長的紅色供應鏈,正在蠶食台灣電子產業市場,對我國出口表現影響很大。
而2015年全球經濟的成長幅度減緩,對我國造成嚴重衝擊,主因在於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動能大幅減弱,顯見過去幾年,由新興國家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率的情況已經反轉,反而是由已開發國家,撐起2015年全球經濟成長的動能。透過以下章節分析,以了解我國2011~2015年主要出口商品及市場的動態變化。
我國近五年出口表現初步掃描
檢視我國出口前十大產品為積體電路、提煉油、二極體、面板、手機、被動元件及相關零附件等產品,其中積體電路為我國最主要出口產品。惟我國於2012年與2015年出口金額較上年衰退,尤其2015年嚴重衰退10.9%,前十大貨品僅雷達導航等零件(HS 8529)成長率為正,其餘產品出口表現皆不如預期(表1)。接下來將針對前十大產品進一步分析其在主要市場的表現情形。
表1 我國出口前十大產品之變化
我國前十大產品於主要市場的表現情形
(一)積體電路(HS 8542)
積體電路在過去帶動台灣整體經濟成長,也一直是台灣經濟的主要命脈之一,出口占比高達25%。觀察我國積體電路依出口金額依序為香港、中國、新加坡、韓國及日本,其中對香港、中國及新加坡於2015年出口下滑,而出口韓國與日本的金額雖不及上述三個國家,但穩定成長中(圖1)。
圖1 我國積體電路主要出口市場與變化情形
根據Trade Map Database數據指出,我國為各市場主要的進口國之一,且穩定成長。觀察我國積體電路主要競爭國為中國、韓國、美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2016年中國半導體產業依舊保持高速增長的格局,未來是否排擠我國出口表現,有待持續觀察。因積體電路為我國最主要出口產品,以下就個別市場近年市占變化進行分析(圖2):
出口競爭力、積體電路、紅色供應鏈、區域經濟整合、少量多樣、產業升級、全球貿易、市場多元化、智慧產品、國際油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