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亞洲天然氣產業多元化發展——日本LNG槽車推廣為例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亞洲天然氣產業多元化發展——日本LNG槽車推廣為例

游良堯  (2020/06/09)    《台經月刊第43卷第6期》

   近年來空氣汙染一直是民眾關心的重大議題,為降低空氣汙染物排放,國際上多改以較潔淨之能源天然氣取代煤炭、石油之使用,我國政府亦大力推動能源轉型政策,除了規劃提升天然氣發電量外,也推動用氣普及,故全台天然氣用氣量逐年增加。惟天然氣管線集中於台灣西半部,宜花東、離島及部分偏遠地區仍未鋪設管線,亦無公用天然氣事業在此經營,全國仍有龐大的天然氣潛在市場與用戶需求。為突破現有天然氣供應的框架,政府正規劃透過新興之天然氣陸運供應模式將天然氣送到全台各地。

   天然氣陸運供應模式於亞鄰國家(例如日本)已行之有年,中油公司規劃2020年年底於台中接收站內完成液化天然(LNG)裝場建置2021年起將可提LNG灌裝服務。此外,欣鑫天然氣公司2019年已成為國內第二家的天然氣進口事業,未來將經營天然氣進口與運輸業務,並配合政府推動工業鍋爐汰換政策,以天然氣陸運供應模式供應天然氣於管線未到達地區的工業用戶,長期目標則規劃供應離島及東部地區,將可進一步擴大天然氣的使用。因此,本文將從法規面的角度,概述天然氣陸運供應模式,介紹日LNG槽車推廣及我國規劃模式,並提供相關建議。

 

天然氣陸運供應模式簡介

   天然氣陸運供應模式可分為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為由國外船運液化天然氣槽櫃(LNG ISO Tank)至港區碼頭,將槽櫃吊裝於一般貨櫃拖車或聯結車上進行公路運輸,其LNG ISO Tank大小為國際貨櫃標準尺寸,方便透過貨櫃船與貨櫃拖車運送;第二種方式為以液化天然氣槽(LNG Lorry)為主,是現行國際上常見之方式,其運送流程為先於灌裝場(一般附設於天然氣接收站內)進行灌裝作(Trucking),而後經由公路運輸至衛星站或小型氣化站,最後於站內氣化後以天然氣管線送至用戶端(1)。

 


1  天然氣陸運供應模式
 

 

   衛星站具備儲槽及氣化設施,並供應當地區域內之用戶(多用戶),而小型氣化站僅能供應單一用戶,且能設置於工廠內自行使用,故本文主要就衛星站模式進行探討。

 

日本天然氣產業概況與相關法制
(一)日本天然氣產業結構與衛星站模式

   日本LNG進口商為電力公司與瓦斯公司,發電所需之天然氣係由電力公司直接掌控上游至下游供應鏈,民生用戶及工業用戶所需之天然氣則由瓦斯公司進口及供應。目前日本三大瓦斯公司為東京瓦(Tokyo Gas)、大阪瓦(Osaka Gas)及東邦瓦(Toho Gas),三大瓦斯公司占整體市65%以上,工業用戶使用之天然氣直接向大型瓦斯公司購買。

日本境LNG衛星站及輸氣管線係由供應商負責建置,部分地區由於天然氣用戶較少,鋪設管線較不具經濟效益,抑或地形限制而無法鋪設管線,供應商會於這些地區設立衛星站,作為區域型天然氣儲存和供應,提供該地區用戶使用。

天然氣陸運能源轉型LNG槽車衛星站日本經驗偏鄉用氣天然氣法規離島供應空氣汙染減量能源安全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