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變.辨.辯】開發基金計劃性變革之探討
曾怡禎 (2005/07/05) 《台經月刊第28卷第7期》
計劃性變革的旨趣
人造組織與生物體皆需調適於環境變局,基本上,二者的組織發展都是感受環境變局及加強本身回應力的過程。若說有所區別,人造組織是更有意識性的進行調適,而非只藉生物性反應。然而,也正由於是「計劃性」(planned change)的,因此,有必要清楚的述明背後參考架構和思維邏輯,以便討論或修正,從另一方面來看,組織發展不會止於完美,永遠都有改善的空間,恰符合知識經濟社會中人造組織需持續創新之道。畢竟,對開發基金來說,沒有永遠的公共服務業,但永遠都需要公共服務。茲要述計劃性變革的旨趣於下:
(一)採取系統途徑(system approach)
組織不能自外於社經結構功能和歷史脈絡,須有見樹見林的整體性視野。
(二)重視環境變遷,強調外部導向(outside oriented)
環境變化和組織變革是共同演化的,開發基金為國內創投業龍頭,允宜創導潮流,建造出較佳的發展環境,俾提高我國創投業的國際競爭力。
(三)問題意識和實作導向
基於適切的理論和實務,來審視組織發展的現況和分析問題。
(四)成果導向
目的在於增進組織效能和效率,以提升其存在價值與競爭力。
(五)持續性的社會行銷
在持續進行的組織變革中,其階段性成果是由多元的行動者互動所促成。因此,推出調整方案或措施要能審時度勢,並做好社會行銷,以爭取社會各界認同。
計劃性變革、創投業發展、行政院開發基金、國家創新系統、亞太創業投資領航者、產業升級動能、國際化創投、創新驅動經濟、系統透明化、投資制度改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