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從東協數位整合進程看東南亞數位產業商機
林姿儀 (2019/02/14) 《台經月刊第42卷第2期》
自1967年成立以來至今,東南亞國家協會(簡稱東協)已逾半個世紀。透過區域內的經貿整合,包含逐步降低關稅貿易障礙及推動「東協單一窗口」(ASEAN Single Window)等貿易便捷化,協助各成員國的經濟發展,並達成區域整體的繁榮興盛,東協目前已是全球第四大貿易體和第六大經濟體。
然而,東協區域內的關稅貿易障礙雖已大幅降低,但仍存在許多非關稅貿易障礙,不利東協眾多中小企業進行跨境貿易。Bain & Company在其2018年「朝向東協數位整合進化:中小企業建構東協的數位未來」(Advancing towards ASEAN digital integration: Empowering SMEs to build ASEAN's digital future)報告中指出,強化數位整合(Digital Integration)可降低非關稅貿易障礙,不僅有利眾多中小企業提升其跨境貿易競爭力,也能進一步助興區域整體的經濟更加繁盛。
過去十多年,東協持續推動多項數位整合相關計畫,並號召各會員國響應在各自國內推動相關政策,已逐步在幾個數位產業開花結果。本文將簡介東協已推動及規劃中的各項數位整合計畫,以及主要國家的重大數位進程,並對東南亞主要數位產業的發展前景提出洞見。
東協數位整合進程
東協十國產業結構以中小企業為主,占全體企業家數高達99%,亦提供區域內80%以上就業人口工作機會,貢獻了東協GDP的一半。所有產業別中,中小企業主要分布在製造業、資通訊、零售業、運輸物流業和農業,因此若能促進這五大產業的數位升級和轉型,將有助於擴大區域內中小企業的出口拓銷,壯大東協整體經濟產值。
然而中小企業數位出口的推動成果,有賴其他配套措施的落實推行,包括網路覆蓋的普及程度、貿易通關的資訊流通、數位金融支付的跨境使用,以及數位人力的充實培養等。
(一)東協數位整合相關計畫與主要國家推動概況
為協助各會員國達成五大產業數位升級和轉型的目標,東協區域層級已陸續推動諸多計畫,包括:「2025年東協經濟共同體願景」(AEC 2025 Blueprint)、「東協2020年資通訊技術計畫」(ASEAN ICT Master Plan 2020)、「2025年東協連結計畫」(Master Plan on ASEAN Connectivity)、「2025年東協中小企業發展策略行動計畫」(ASEAN Strategic Action Plan for SME Development 2025),以及「東協個人資料保護架構」(ASEAN Framework for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從網路覆蓋、貿易流通、支付體系、數位培育等面向,力促全面性達成數位整合(附表)。
東協數位整合、電子商務、金融科技、數位支付、網路基礎建設、監理沙盒、數位貿易、線上旅遊、跨境交易、數位轉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