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加速發展第三次進口替代,為台灣蓄積發展能量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加速發展第三次進口替代,為台灣蓄積發展能量

李長泰  (2014/01/07)    《台經月刊第37卷第1期》

2013年景氣開高走低

   回2013年一至三季的經濟表現,經2012年的波折動盪之後,原本預期全球經濟2013年首季逐漸恢復穩定,但受到美國及歐元區經濟復甦腳步遲緩影響,第二季的經濟表現仍顯欠佳,所幸進入第三季之後,美國經濟復甦力道稍有轉強,同時歐元區的經濟數據出現好轉跡象,似乎擺脫了2011年以來持續陷入經濟衰退的狀況,加上德國總理梅克爾順利獲得連任,消除了一些政治不確定性,最壞的情況看似已經過去了。但就在此時,美國聯準(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暗示量化寬鬆政(Quantitative Easing, QE)可能退場的消息,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出現波動,資金回流美國的結果,亞洲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出現明顯貶值走勢,除了增加國內物價上漲壓力之外,也連帶影響第三季經濟成長表現,為全球經濟成長增添新的變數。

   以2013年一至三季國際貨幣基(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與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對全球及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成長率預測走勢為例(1),除了日本之外,全球及主要經濟體經濟成長率都接連地下修,10月預測結果來看IMFEIU對全球經濟成長率的預測皆低3%,其中美國皆低2%,中國則下修至不8%,與年初時的樂觀氣氛相去甚遠。

 

1 201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變化情形
 

   國際經濟情勢不如原先預期樂觀,國內年初的樂觀氣氛也跟著受到拖累。因此,國內各界對於台灣2013年的景氣看法,由原來的樂觀逐漸轉向保守,主計總處與民間主要預測機構紛紛下2013年全年經濟預測,整體氛圍也2013年年初的希望全年經濟成長率能夠「4」,轉為討論經濟成長能否「2」(2)。

2 2013年主要預測機構對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走勢 

 

   面對當前經濟困境,政府也提出許多策略加以因應,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針對我國出口衰退的狀況來加以補強。不過,如果從我國出口市場的分布情形來看,以2012年為例(3),39.39%在中國15.55%ASEAN主要國家10.24%在日本及韓國,加總起來超過六成五的比例,在飛行時間五小時航程的區域內。

 

3 2012年我國主要出口地區比重

 

   其中日本經濟自2013年初才逐漸好轉;韓國與我國在出口上屬於競爭情況2013年以來ASEAN新興國家成長也逐漸走緩。而中國方面,除了經濟成長不若以往之外,從中20131~10個月的進出口數據也可以看出(4),過去我國對中國的主要輸出產品,如電子相關產品、液晶面板、化學塑膠產品等,都逐漸成為中國出口成長率高的產品,同時進口方面,成長率也不若以往,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我國想要透過刺激出口來維持經濟成長的成效,必定會大打折扣。

   既然在眾多外部因素影響下,導致我國出口成長出現瓶頸,眼前非常倚賴對外貿易作為經濟成長動能的台灣,就必須有新的思考方向來因應。觀察我國近期經濟數據(表5),在外需部分,雖然輸出表現帶來正的成長貢獻,但輸入增加也抵消部分輸出的貢獻,尤其在第一季的部分,因國內投資暢旺使輸入隨著大幅成長,使得輸出帶來的成長貢獻完全被抵銷,整體外需對國GDP成長貢獻成為負數。

進口替代產業升級機械設備化學品能源轉型政策誘導技術提升經濟韌性國內投資產業競爭力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