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科技創新服務與文化展演設施
周蓉慧 (2015/09/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9期》
隨著行動化裝置的興起及雲端、4G等科技的發展,科技與文創兩者相互結合應用下,不僅科技產業不再冰冷,文創產業亦跳脫過去傳統產業範疇的框架,呈現創新且多元的發展。國內近幾年不斷嘗試科技元素之融合,例如:2010年台北花博會夢想館即屬展覽之科技創新,運用超高頻無線射頻辨識(RFID)技術、球型投影、智慧型電控液晶玻璃等科技技術,營造情境及增加參與者與展覽之間的互動。因此,本文藉由國外博物館科技化發展趨勢及國內外案例的探討,了解文化展演設施結合科技之應用模式,所帶來的加值創新服務與體驗。
全球博物館科技化的發展趨勢
過去博物館多以實體造訪為主,而在近幾年數位科技的融合,逐漸豐富多元化博物館的展覽形式,也成為吸引民眾造訪的主要方式之一,更改變過去單向的展示、知識傳遞,轉變成即時、互動、甚至客製化體驗等雙向的服務模式,使參與者得到更高滿足的知識傳遞服務。
根據美國新媒體聯盟(New Media Consortium, NMC)於2015年公布之「博物館專刊報告」(The Horizon Report: Museum Edition),提出關於博物館數位科技創新服務的六大趨勢、六個挑戰及六項應用技術:
(1)首先便是透過新興數位工具的使用,博物館與虛擬造訪者之間的關係維持更為密切,擴大過去對於博物館參與的定義,博物館網站的流量甚至迅速成長超過實體造訪的人數;(2)隨著社群媒體、開放內容、社會化媒體等快速發展,博物館藉由網路的發酵,將愈來愈重視參與經驗的分享;(3)博物館不在只著重在造訪者行為與員工管理調查等分析工具,逐漸嘗試採用零售商顧客資訊分析模式,如餐飲服務、行銷、展覽設計等意見蒐集,以增加博物館營運收入來源;(4)跨機構的合作為分享及共用資源最重要的方式,而這樣的重要性也是與日俱增;(5)未來民營企業將規劃客製化博物館導覽,跨入博物館教育的角色;(6)在科技應用下,藝術創作將更不受限,也進一步使博物館在展示科技藝術時,更加擴大創意潛能。
(一)博物館科技化面臨的挑戰
然而面對未來的六大趨勢下,科技的接受程度高低便成為重要的限制及挑戰。「博物館專刊報告」便提出博物館科技化發展可能面臨的六大挑戰(圖1),包括:
圖1 博物館科技應用趨勢、挑戰與技術發展
1.完備的數位化策略為長期永續性發展下的重要要素。
2.博物館教育者在數位化來臨之際,並未受到正式的訓練、支援或是資源來處理、面對因應數位化所面臨的機會或挑戰,故提高博物館專業人員的數位知識是一大挑戰之一。
3.博物館利用科技化增加體驗服務的同時,也須衡量科技應用帶來的負面效果,如注意力集中度衰退等影響。
4.管理階層對於數位化科技重要性的認識不足,難以統合及有效的操作預算分配及目標任務,即尚缺乏對採用新科技所帶來影響的有效評估。
5.由於多數的博物館缺少科技化願景,故仍未配有科技相關之基礎設施,而為使技術、工作流程及基礎設施皆與科技技術融合,將需要藉由長期規劃與專業科技人才培養始能順利提供科技應用服務。
6.博物館藉由造訪者行為與交易等資訊的蒐集,以達到更精準地了解參觀者需求,但也面臨資料隱私權的疑慮。
博物館科技化、數位典藏、行動應用、擴增實境、互動展覽、自造者空間、異業合作、文化加值服務、觀展體驗、數位轉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