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中國創意產業之發展現況與展望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中國創意產業之發展現況與展望

莊朝榮  (2010/07/05)    《台經月刊第33卷第7期》

創意產業與對中國的含意

MBA智庫百科記載,卡內基梅隆大學R.Florida,從推動一國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出發,把世界的經濟社會發展分為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服務經濟時代、創意經濟時代等四個時期。創意產業又稱為創意工業、創造性產業、創意經濟等。創意產業這個概念係由英國創意產業特別工作小組1997年提出的1998年該小組在研究報告中正式為創意產業加以定義,即「源自個人創意、技巧及才華,透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行業」。創意產業通常包括廣告、建築藝術、藝術和古董市場、手工藝品、時尚設計、電影與錄影、互動式互動軟體、音樂、表演藝術、出版業、軟體及電腦服務、電視和廣播等等。此外,還包括旅遊、博物館和美術館、遺產和體育等。

經濟學家約翰.霍金(John Howkins)則從產業角度來界定創意經濟,他把創意產業界定為其產品都在知識產權法的保護範圍內的經濟部門,而知識產權包括專利、版權、商標和設計等四大類。文化經濟理論家凱夫(Caves)對創意產業則定義為,創意產業提供我們廣泛地與文化的、藝術的或僅僅是娛樂的價值相聯繫的產品和服務。它們包括書刊出版、視覺藝術(繪畫與雕刻)、表演藝術(戲劇、歌劇、音樂會、舞蹈)、錄音製品、電影電視,甚至時尚、玩具和遊戲。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金元浦則認為,創意產業概念所強調的是「一種在全球化的消費社會的背景中發展起來的,推崇創新、個人創造力、強調文化藝術對經濟的支持與推動新興的理念、思潮和經濟實踐」。在當今世界,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人力資本的價值對一個國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世界製造業大國從製造型轉向創意型發展的中國來說,更具有重要意義。預期未來文化創意產業對中國經濟的全面協調發展和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將具有愈來愈重要的作用(金元浦2004)。

金融危機後中國工業化雖將進一步發展,但第二產業對整體經濟的主體效應和帶動效應已不如從前。中國工業化已步入重化工業的頂峰,工業占比已經達到歷史和國際上的高峰,在工業產能過剩嚴重、資源與環境等瓶頸因素日益突出、投資效益開始下滑、技術鴻溝日益擴大等因素的約束下,中國工業化的傳統模式難以為繼,必將面臨巨大的變革,傳統工業化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將逐漸步入衰退期(張茉楠2010)。因此2009年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中國文化創意產業逆勢上揚,不論是在產值的創造還是文化服務的品質上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中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認為,在金融危機中,創意產業能夠找到自身發展的機會。這些經驗表明,創意產業的發展是帶領經濟走出危機的先導產業,並能夠促進一些新興產業的發展。但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而言,其積極意義不只是一個新興產業的概念,而在於創意產業對傳統產業創新的推動,以及在更廣泛領域的系統性創新。

中國創意產業發展現況

近年來文化產業在中國政府政策大力扶持下,獲致快速的成長。據統計2004~2007年中國文化產業成長率達17%以上2009年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不少傳統產業成長趨緩甚至負成長,但文化產業卻逆勢成長。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地,正在迅速形成不同規模、各具風格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文化產業已經成為這些地方重要的產業之一。

創意經濟文化產業振興產業集聚區知識產權城市群發展產業轉型創意設計文化政策數位內容中小企業扶植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