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我國交通科技產業發展方向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我國交通科技產業發展方向

尤晴韻.左峻德.陳彥豪.陳映蓉.徐幸瑜.陳婕莉  (2022/02/14)    《台經月刊第45卷第2期》

   現代交通運輸目的已不僅止於滿足基本移動需求,更肩負帶動產業經濟發展、提升民眾生活品質的責任。近年來全球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COVID-19)疫情影響,民眾運具選擇行為發生改變,在台灣疫情警戒至第三級期間,城際運輸的公共運輸使用量下50~85%,尤以公路客運受到的衝擊最大;而都會運輸中各運具使用量下降60~70%。

交通運輸面臨的挑戰與科技創新機會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先進國家皆以低碳作為經濟刺激方案的主軸。美國拜登總統的綠色新政規2050年禁止交通使用化石燃料,讓美國成100%採用再生能源的經濟體。歐盟為實2050年零排碳經濟體的目標,在交通運輸領域規劃推廣乾淨、便宜、健康形式的公私交通運輸。在亞洲方面,日本提2050年達到碳中和,加速電動車普及化,期能2030年代中期實現新車銷100%為電動車目標;韓國亦宣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推動綠色基礎建設潔淨能源與電動交通工具(如汽車、鐵路、飛機、輪船等)。在可預見的將來,交通運輸服務將會快速變化,逐步改變既有運作模式。

另外,從環境面來看,少子化、高齡化及都市化對於未來交通運輸帶來結構性的影響,且隨著資通訊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發展,物聯(Internet of Things, IoT)、第五代行動通訊技(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5G)、大數據分析、雲端運算、邊緣運算、人工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交通行動服(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平台、區塊鏈、無人車聯網、機器人、無人機創新應用、沉浸式虛擬實境等新興科技對於交通產業及其產品與服務帶來相當大的挑戰與科技創新機會。

面對數位化時代來臨,創新與傳統的技術整合將備受考驗,像是傳統鐵道技術在發展成為智慧鐵道的過程中,其系統架構間的整合,將是一大挑戰。現代化交通運輸在新科技的發展支援下,例如自駕技術、低碳載具、智慧聯網車輛、高精度定位技術、無人機等新型態載具,讓傳統的移動服務正在經歷很多重要的轉變。而隨著創新技術與新商業模式逐漸成熟與落實,既有基礎建設或營運機構的適應能力也需要磨合,而且跨領域世代的跨界專業更需要相互對話,才能將創新技術應用於交通科技。在交通科技逐漸進步與成熟的同時,仍需兼顧傳統交通安全課題與智慧運輸所需要的新規範,目前各國也透過試驗場域與法規沙盒試驗,為未來的智慧交通時代超前部署。


交通科技創新服務之策略夥伴生態系

交通科技創新導入,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所有的改變需要與消費者(客戶)息息相關,即是「以人為本」(以使用者為核心)的理念,例如交通運輸管理與營運單位的文化再塑、服務與商品設計、旅客互動數位平台等,皆需要建立蓬勃發展的策略夥伴生態系統,進行具有目的性與有效率資料交換,了解顛覆性商業趨勢,與夥伴共同創意與擴大規模,才更容易成功。

交通科技智慧運輸5G應用數位轉型人工智慧物聯網實證場域綠色運輸交通標準化創新產業生態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