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公正轉型治理機制以及公眾參與策略——以蘇格蘭為例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公正轉型治理機制以及公眾參與策略——以蘇格蘭為例

李永正  (2023/07/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7期》

公正轉型概念緣起於1980年代北美洲的工會運動,時至今日,公正轉型已成為各國或地區推動淨零排放政策的一環,只是推動時間各有先後。而蘇格蘭是相對較早開始全面推動公正轉型,政策範疇包括所有社會經濟活動和產業部門,同時也有成功經驗的個案。因此本文以蘇格蘭為例,說明其成功經驗、系統化推動公正轉型政策,包括設計治理機制以及鼓勵公眾參與策略的歷程。藉由研析蘇格蘭的相關經驗,作為我國推動與精進淨零排放公正轉型之借鏡。

 

淨零排放(NetZero)意指在某一特定地區、產業或全球範圍內,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增加碳吸收,使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吸收量之間達到平衡的狀態。淨零排放是實現氣候變化目標的關鍵步驟之一。根據「Net-Zero Tracker」網站統計,全球已經有超過130個國家或地區宣布淨零排放目標。

實現淨零排放是長期複雜的挑戰,也是政治、法律、社會、經濟、科技全方位的轉變。政府推動各項政策,很有可能對部分社區、族群、勞工或是公民造成程度不一的負面影響。所謂的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就是一個希望能夠在實現淨零排放的過程中,避免發生負面影響的政策理念。

公正轉型已經是世界各國或地區實現淨零排放的指導原則,也是我國在2022年年底公布的「十二項關鍵戰略」之一。更準確的說,公正轉型是指在實現淨零排放過程中,必須確保社會包容、經濟利益共享、成本合理分攤、預防或緩解轉變過程中對個人與群體產生的負面衝擊。本文以蘇格蘭經驗為例,藉此作為我國推動與精進淨零排放公正轉型之借鏡。

 

公正轉型大致包含程序正義、分配正義、恢復正義三個層次的意義,2019年蘇格蘭設立完全由民間人士組成,獨立與行政體系的公正轉型委員會,亦利用改變理論,推動社會公眾參與的經驗。

 

公正轉型的緣起、政策依據、原則與行動

公正轉型概念緣起於1980年代北美洲的工會運動,旨在保護受到更嚴格環境法規而工作權受到影響的勞工。公正轉型的主張是,環境價值與勞工的工作權益要兼顧,並以公平、包容和永續的方式推動經濟轉型。

更廣泛地看,公正轉型強調在實施任何有關社會、經濟或產業的轉型政策和措施時,應考慮到受影響的特定族群,包括弱勢族群、工人和社區的權益,避免轉型過程所衍生的負面影響、成本和負擔轉嫁給他們,加劇社會上本來就存在的不平等,或善用政策工具,降低原本整個經濟社會所存在的不平等。

公正轉型淨零排放蘇格蘭經驗程序正義分配正義恢復正義氣候變遷勞工轉型社區參與政策框架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