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數位經濟帶動下商業服務業模式變革及未來發展
劉靜容 (2018/09/07) 《台經月刊第41卷第第9期》
隨著資訊科技迅速發展與流通,社會多元化變革的腳步加快,知識逐漸超越其他生產要素成為最重要的資源,以「腦力」決勝負的時代已然展開。經濟學大師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於1939年提出經濟學上對「創新」的詮釋,「將原來生產要素重新組合,改變其產業功能,以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創造利潤」。時至今日,企業以顧客為導向,透過創新概念發掘最能打動消費者需求之訴求,成為企業生存利基。無論是服務加值整合、跨域複合性經營,在行動設備普及、社群網路興起,以及線下線上整合趨勢下,數位經濟深入影響未來商業服務業發展模式與經營型態,並衍生出不同業種業態,驅動著國際間商業服務業未來發展模式與經營型態。
目前科技應用衍生出來的多元商業活動內容,以及複雜的商業經營模式,均為企業自紅海市場脫胎換骨,躍進藍海市場的契機。市場上行動與智慧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著實替商業經營模式帶來重大變化,不僅企業因應消費者思考邏輯模式改變,傳統經營模式亦日漸被顛覆,數位變革成為未來迫切的重大戰略。
數位變革中覓契機
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及消費需求改變,衍生出更多元的商業活動內容與複雜的商業經營模式,其中受到網路科技的影響最大。從目前網路科技應用衍生出來,如行動寬頻網路與多元裝置,整合人工智慧(AI)、大數據、雲端運算、物聯網等,並結合平台的運用,也進一步提供創新且高效益的加值服務。這些趨勢顯然使得現在的經濟發展型態和樣貌,都受到數位經濟牽動,也因此促使商業服務業的經營模式有著無限創新的可能及發展。本文首先自國際間策略性科技、ICT產業,以及攸關商業服務業發展之消費性趨勢等三個面向,進一步釐析商業模式未來發展趨勢。
(一)策略性科技趨勢
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提出之2018年十大策略性科技趨勢,包括AI、整合數位與實體世界,以及業者如何在當前個人與企業,裝置、內容與服務之間連結趨勢下從中獲益等三大主題十大策略性趨勢,內容包括探討未來以AI為基礎的商業模式及其解決方案持續創新中,在未來如何讓AI與機器學習滲透所有事物,成為科技廠商的主要戰場;數位化部分則聚焦整合數位與實體世界,創造一個沉浸式的數位環境;最後的網格化則關注當裝置、內容與服務之間形成連結後,業者該如何從中獲益(附表)。
智慧商店、AI自助結帳、物聯網應用、虛擬試衣間、無人機配送、AR互動實境、零售4.0、大數據行銷、科技生態系、數位經濟轉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