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經瞭望】美中競合之下澳洲經濟布局轉變
游明珊 (2023/02/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2期》
澳洲近年的戰略方向為安全上作為美國的正式盟友,經濟上則與中國密切連繫。作為一個依賴貿易的開放經濟體,澳洲面對美中競爭、COVID-19疫情促使全球供應鏈趨向短鏈化、區域化及在地化,以及首要貿易對象中國將貿易政治化,澳洲一方面可透過多元化分散地緣經濟風險,另一方面可利用其中等強國實力維護及強化國際建制,以形塑有利自身的國際環境。
背景:澳洲經濟深深暴露於地緣經濟風險
2022年12月21日中國與澳洲建交50週年的這天,澳洲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訪中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澳中並發布聯合聲明表示,雙方將重啟或啟動以下領域對話溝通:雙邊關係、經貿問題、領事事務、氣候變化、防務、地區和國際問題。此次不僅是2019年以來澳洲外長首次訪中,也是2018年以來中澳外長首度正式會談(中央通訊社,2022)。
年通過《反外國干預法》、禁止華為與中興通訊參與澳洲2018項引致中國不滿的舉措,包括14年年底中國坎培拉大使館官員交給澳洲記者一份「中國的不滿清單」,羅列澳洲2020疫情,招致中國不滿,遂針對澳洲牛肉、大麥、葡萄酒,以及煤炭等多項商品實行禁止進口或貿易壁壘。COVID-19年澳洲呼籲國際調查2020年澳洲推出《反外國干預法》,可視為近年中澳關係惡化的正式開端(附注)。2017回顧中澳雙邊關係發展,5G網路建設、取消維多利亞州一帶一路協定,以及呼籲調查COVID-19疫情等。澳洲記者詢問中國大使館官員,這份清單的內容是否與中澳貿易爭端有關?大使館官員回答這些都是相關的(游明珊,2022,頁137)。由此可見,中國的經濟治略(Economic Statecraft)或經濟脅迫(Economic Coercion)係有意迫使澳洲去調整羅列在「不滿清單」上的舉措。
檢視澳洲的貿易與投資概況,可以發現澳洲深深暴露於印太地區的地緣經濟競爭(Wilson, 2021, pp.8~12)。首先檢視貿易概況,中國自2007年以來便是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2021年與中國(含香港)的貿易占比達31.9%,其中出口占比為37.8%(含香港),進口占比為23.4%(不含香港)(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DFAT], n.d.)。除了貿易總量占比最大之外,澳洲前20名的出口商品中就有12項商品最大的市場為中國,例如鐵礦、教育服務、旅遊服務、牛肉,鋁土礦、銅礦與銅,以及酒精飲料等(Wilson, 2021, pp.9~10)。再來檢視投資概況,相對於在貿易上緊密連繫,中國在澳洲投資的占比相較沒那麼吃重。在澳洲2021年的直接投資方面,以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而言,中國(含香港)的占比為6.0%;以澳洲直接投資(Australia's Direct Investment, ADI)而言,中國(含香港)的占比為2.5%。同樣是2021年,美國皆為澳洲最大的FDI來源國以及ADI目的國,前者占比為17.4%,後者占比為21.6% (DFAT, 2022, p.61, 63)。總結而言,澳洲分別在貿易及投資方面依賴中國與美國。
美中競合、澳洲經濟轉型、貿易多元化、國家安全、供應鏈風險、中等強國策略、自由貿易協定、地緣政治、國際建制、印太地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