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文化產業人力供需趨勢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文化產業人力供需趨勢

寗家洋  (2017/09/20)    《台經月刊第40卷第9期》

   一直以來英國創意產業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為許多國家在發展與推行文化相關產業時的參考與借鏡,當然我國也不例外。近十年來由於全球經濟景氣的動盪以及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各產業面臨結構轉型,對於人力需求的樣態產生變化,文創產業亦是如此。

   相較於其他產業,文創產業中所需的創意發想與創作能量相當高,因此專業技能人才乃是促進文創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石,有鑑於此,英國創意與文化技能組織(Creative & Culture Skills)2015年提出一篇研究報(Building a Creative Nation: The Next Decade),該報告中對未2015~2025年創意產業發展趨勢及人力供需提出看法。對照該研究報告發現,我國文創產業在發展與人力趨勢上有許多類似之處,故本文將透過比較英國創意產業與我國文創產業異同之處,以勾勒出未來我國文創產業人力發展的概況與趨勢。

 

文創產業發展環境之改變

   2005~2015年英國經濟發展動盪,起初創意產業開始快速成長,2008年所發生的金融危機帶來了衰退,在經濟低迷期之後恢復適度發展,2015年時,相較2005年,英國創意產業規模成長了一倍。部分原因是由於金融危機發生所造成的經濟不景氣,英國創意產業從業者的工作性質在此期間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於其他地方缺乏機會,公共部門(和公共資助部門)資金被削減,地方當局也開始緊縮與刪減對博物館、藝術和地區重點項目的補助,對於流行音樂產業、出版與媒體傳播相關的商業模式產生嚴重的影響,也產生新的產業結構。

   全球化的浪潮也開始產生了變革,使英國的工作競爭日益激烈。 進入到勞動力市場的畢業生和年輕人現正面臨著與來自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們競爭。在此時期中創意產業吸引了很多有才華,有雄心和有創業精神的從業者投入。每年高等教育畢業生大量畢業,形成供過於求,或許部分原因是由於透過媒體管道而傳播的名人文化,往往忽視了低工資,低職位的現實狀況存在。

   在我國文創產業發展方面,政府自2002年起提出「挑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將文創產業發展納入國家重點發展計畫之中,乃2010年推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以2012年文化部成立,顯示我國政府對於文創產業的重視,而文創產業之營業額規模亦持續成長。依據文化(2016)2016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資料顯示,我國文創產2015年營業額為新台8,339億元,相2005年成48.37%。綜觀近十年我國文創產業營業額,2009年受到金融危機2012年歐債風暴之影響而衰退外,其餘各年度皆呈現成長態勢,這也顯示我國政府大力推動文創產業發展有著顯著成效(1)。但年報中亦指出,由於國內景氣不佳以及民間消費保守,致使文創產業內銷成長較為疲弱;而在外銷方面則是因國際經濟發展不確定因素攀升,而導致外銷成長呈現趨緩現象。

 

1  文創產業營業額與成長率
 

文創產業人力供給現況與趨勢

   依據英國創意與文化技能組織報告中指出,平均而言全球文化相關產業的專業技術人才水準普遍上升,但英國創意產業在此方面的成長相較於國際上其他國家沒有明顯的變化,這在全球化和相互競合關係日漸緊密的情況下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現行英國創意產業中有67%的勞動力具有高等教育學歷,僅16%具有二級或以下技術資格(較低技術能力)。由於在創意產業中,許多工作人員所需使用的技能與學歷的高低無明顯關聯,應該建立完善的技術認證考核機制。在整體創意產業中,專業技能短缺的現象日益嚴重,「難以填補」的工作職缺比例已201116%上升201322%,現行許多創意產業從業人員缺乏工作上實務所需的專業技能是最大的問題,因此63%的雇主認為多數求職者沒有真正準備好投入創意產業之中。

   對照英國創意產業人才供給面產生的問題,我國文創產業中亦有類似的情況產生。盤點我國教育部105學年度各級學校基本資料發現,過去五年100~104學年度),文創相關系所總畢業生人數成14%,尤其是學士日間學制,畢業生人數成長超20%,此現象與近年文創產業發展受到各界關注,相關系所設立踴躍有關。近兩年文創相關系所博士畢業生人數減少,應與當前我國整體就業市場,博士學歷求職不易有關聯(2)。

文創產業人力供需產學落差技術認證數位轉型人才外流自營作業者跨領域人才勞動市場行銷創新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