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亞洲四小龍銀行國際化市場布局
簡淑綺 (2008/08/05) 《台經月刊第31卷第8期》
我國銀行國際布局趨勢
近年來積極進行國際市場布局之兆豐、中國信託、永豐、台北富邦四家商業銀行為本國銀行國際市場布局之研究對象。
(一)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布局全球、深耕亞太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於2006年8月21日合併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與交通銀行。2008年3月底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資產總值1兆9,710億元,超越土地銀行,於我國銀行中排名第三,次於臺灣銀行、合庫商業銀行;淨值1,517億元,排名第二,僅次於臺灣銀行;國內分行家數104家,雖遠不及其他金控,於本國銀行排名14名,但其海外據點達28處(海外分行19家,代表處一處,加計在泰國、加拿大之轉投資子銀行及分行等分支機構八家),占我國銀行業者海外分支機構數11.8%,為我國銀行海外分行機構數排名第二,僅次於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的國際市場布局主要承襲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其在合併前為我國政府特許之國際貿易及匯兌專業銀行,專業外匯經驗、全球營運據點布局與通匯網路,國內首屈一指。基此,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國際觸角遍及全球15個國家,居本國銀行之冠,主要集中於亞洲與北美洲。北美洲於美國、加拿大各設有四個分行;中美洲於巴拿馬設有二個分行;歐洲於法國(巴黎)、荷蘭(阿姆斯特丹)、英國(倫敦)各設一分行;中東的巴林設一個代表處;澳洲設有三個分行;亞洲於日本設有二個分行,馬來西亞設立一分行(納閩分行)一行銷辦事處(吉隆坡),以及於新加坡、菲律賓、越南、香港均各設有一分行,在泰國則透過所投資的泰國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大眾股份有限公司設立三個分行。
近十年來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國外分支機構的設立有兩個高峰,分別於1996~1999年,以及2005~2006年。在1996~1999年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共於海外設立七個分支機構,主要集中於東南亞國家(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澳大利亞據點的設立;2005~2006年則增設五個海外據點,並計劃再設立四個據點,這些布局主要在於進一步完善亞太及全球市場布局,以回應該行「放眼全球、深耕亞太」的策略,包括轉投資泰國銀行三個分行,以及增設一澳洲分行、英國倫敦分行、河內分行與計畫新增柬埔寨、印度據點。2008年3月獲金管會同意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阿布達比設立代表處以及於澳門申請分行。因台商近年來大舉投資越南,越南為該行於東南亞市場的重要代表,1996年即在胡志明市設立分行,2007年提出於河內設立分行申請案;而鑑於印度市場的崛起,兆豐國際商業銀行也已計畫將觸角拓及印度。在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的放眼全球策略下,擬以倫敦、紐約、東京建構成國際三大金融中心之全球金融服務網,隨著2007年5月倫敦分行的成立,兆豐金的全球金融服務網雛型已告完成。在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的國際市場布局中,惟獨因兩岸敏感的政治因素,與官銀色彩,因此儘管中國為我國台商主要投資地,但兆豐國際商業銀行並未在中國設立任何據點,僅2002年於香港設立分行,2008年擬再增設澳門分行,以加強對中國台商財務規劃與資金調度管理服務。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國際市場成果日益顯現,2007年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及國外分支機構之利息淨收益90.24億新台幣,稅前純益78億新台幣,兩項排名持續蟬聯本國銀行之冠,且遙遙領先其他銀行。2007年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稅前盈餘達163.05億元,連續第二年高居本國銀行之冠,海外相關業務貢獻卓越,其中OBU業務之獲利比重高達58%,海外分行獲利比重亦攀升至27%,合計達85%。
此外根據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年報所揭露的地區別財務資訊(見表1),顯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2007年海外布局收益在2006年高速增長後持續快速成長。2007年,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海外營運部門收入占總收入比重,自上年的22.78%提高至23.62%,其中北美洲收入雖受次級房貸風暴較上年減少3.5%,但其他國外營運部門收入則繼上年大幅增加近50%後繼續成長19%。2007年兆豐商銀也大幅增加海外資產,使其占兆豐商銀可辨認資產比重自上年的22.38%提高至24.2%,尤其是除北美洲以外地區資產增加快速,較上年大幅增加40.4%。
對於未來國際化布局,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持續擬定「布局全球、深耕亞太」之策略,計劃繼續增設海外據點,強化海外據點之當地價值,以及推展海外分行財富管理業務,與爭取國際金融商品承銷商機。
國際布局、台灣銀行、亞洲市場、金融擴張、海外分支、區域金融、台商需求、並購策略、金融服務、亞太市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