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SNG】我國觀光市場之現況與發展
錢俐安 (2013/04/08) 《台經月刊第36卷第4期》
全球產業近況與發展趨勢
根據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 WTTC)2012年和2013年所發布的報告指出,觀光旅遊產業為世界上重要產業之一,在2011年約占全球GDP的9%(相當於六兆美元),且貢獻約255萬個工作機會;在2012年約占全球GDP的9.3%(相當於6.6兆美元),並創造260萬個工作機會。長期預估,每年以4.4%幅度成長,並占全球GDP的10%(相當於十兆美元),預測至2022年,觀光旅遊產業將提供328萬個工作機會。
2011年對於全球的觀光旅遊產業是充滿極不穩定因子的一年,但依據研究報告指出,儘管全球政局不穩定、經濟充滿不定性、天然災害等負面狀況頻傳,此產業對全球GDP的直接貢獻規模卻成長將近3%(相當於兩兆美元),直接產生了約120萬個新工作機會。2012年觀光旅遊產業展現出其對於經濟發展和就業市場是關鍵因素之高度彈性,貢獻全球約10%的新工作。另一方面,透過簽證限制的鬆綁和處罰性課稅水準的降低,將有助於擴大國際旅遊的需求。
已開發國家之消費者,多保持戒慎恐懼的態度,尤其是歐洲地區因歐債等因素,各國政府當下多實行節約計畫,消費者對於休閒類活動的需求較無感。但另一方面,除了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一些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家計所得持續提高,增加了大眾對休閒活動的需求;同時,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貿易活動成長,則可維持商務旅客旅遊的需求。因此預期觀光旅遊產業仍將以穩定的幅度漸趨成長,依據歷年的觀察,觀光旅遊的能量會是穩定全球發展的重要因子,無論是在提供工作、創造繁榮或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等方面。長期來說,發展中國家的旅遊需求持續成長,此外作為觀光目的地之國家,應投資在基礎建設以滿足新觀光需求。報告並預測,到2023年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觀光旅遊市場。
我國觀光產業現況
(一)觀光政策整理
依據我國交通部觀光局所公布的2013年觀光政策,將持續推動「觀光拔尖領航方案」以及落實行政院「經濟動能推升方案」之「優化觀光提升質量」工作,建構完善的觀光環境。並以「旅行台灣—就是現在」為行銷主軸,訴求全球旅客體驗台灣的美食、美景與美德。
從施政重點的整理中可發現(表1),主要核心的目標在提升整體觀光品質,無論是從硬體的基礎建設、無障礙空間規劃、資訊科技應用、交通接駁等,以至於軟體層面的服務質量,皆是需要提升的面向;此外透過跨部會與地方政府合作協調,加強國際行銷與主題包裝,期望吸引更多外國遊客至台灣觀光。
表1 2013年觀光施政重點整理表
(二)觀光相關統計
依據主計總處的GDP統計數據以及交通部觀光局所公布的近年觀光相關數據資料,2011年我國觀光總收入約占GDP的4.65%(相當於新台幣6,363億元),為近11年來首次突破4%,且觀光總收入自2008年的低點後於近年持續成長,2010年觀光總收入大幅成長至5,140億元。在此之前,從2001年起到2009年止,觀光總收入大致沒有顯著成長(圖1)。
觀光產業、旅遊市場、國際行銷、基礎建設、跨部會協調、特色景點、來台旅客成長、觀光政策、觀光收入、交通建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