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經濟變.辨.辯】中國電力市場改革近況與趨勢

 

台經月刊

 

【經濟變.辨.辯】中國電力市場改革近況與趨勢

陳熙達、黃奕儒  (2014/09/05)    《台經月刊第37卷第9期》

中國由於長期電力供應不足,面對電力需求不斷成長及輸配電網路嚴重瓶頸,中國政府從2002年開始即針對國營之國家電力公司進行改革。過去改革重點著重在確保充足的發電量、系統安全可靠性、基礎建設擴建和升級及吸引民間投資等方面。依中國現行「電力法」及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國發[2002] 5號,簡稱五號文件)(注1)可發現,過往的電力改革方向在於廠網分離、建立電力調度中心及設置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等方向。

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國已完成廠網分離(注2)及於發電業導入競爭之政策目標(注3),且五號文件頒布之後,中國透過對國家電力公司的分拆重組,成立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及中電投、華能等五大發電公司,另成立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進行電力市場的監督管理。然而,中國在成立五大電網公司(注4)之後,原先推動電網分離(輸配電分離、配售分離)、成立獨立電力交易中心、電力大用戶直購電等政策即呈現停滯情形。近期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及所屬能源局開始針對電力改革方案進行檢討,推動下一波電力改革方案,以導正目前電力市場結構過於封閉、壟斷的情形,達到電價能趨於公平、合理之目標。

 

近期中國推動電力市場改革政策方向

目前中國國家發改委及所屬能源局所主導電力市場自由化研究議題涉及電力調度、輸配和售電業之改革,而考慮到計畫推動之可行性,將先從電力市場的下游即售電業進行改革,主要包括:加強引進民營資本參與,形成多元化售電市場,以及透過試點推動電力大用戶直購電。以下說明其推動內容: 

(一)中國相關電力市場改革重點

1.階段性開放電力用戶直購電,建立大用戶與發電業的直接交易機制(5

初期將建立統一的市場交易平台,發電業者與大用戶強制參與,成交結果和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決定。為使平台穩定,參與者可按照電壓等級、發電容量等特性分批加入,隨著發電業者參與市場競爭的發電量逐步增加,交易類型可由中長期交易開始逐步擴展到短期交易和即時交易;對雙邊交易以外的電量仍採行電網統一銷售,電價由中國政府制定,希冀能夠涵蓋80%以上電量的市場交易。而目前中小型使用者和家戶用電暫不參與該平台之運作。

2.建立獨立的輸配電價,提供雙邊交易繳納傳輸費用之標準

建立基於成本加成乃至於績效導向的獨立輸配電價,必須建立資產計算及相應的成本計算方法,此將對電網公司的收益產生影響,且有一定的困難度。目前中國考慮從固定購售電價格之差價(注6)著手,根據現有的購售差價來推算交易雙方需要提供的電力傳輸費用。該方案好處在於便於施行,目的在保障電網公司之既有利益的同時,亦改變電網公司的盈利模式及商業行為,使電網公司保持中立。 

電力市場改革售電業開放大用戶直購電輸配分離網售分離電力交易機制特高壓電網電價機制電網壟斷再生能源補貼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