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國際農業前瞻科技發展動向分析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國際農業前瞻科技發展動向分析

李宜映  (2009/12/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12期》

有利及早進行研發策略調整等效益

科技前瞻已成為許多國家政策擬定重要參考依據之一。各國的前瞻活動後效益也會有所不同,除能協助訂定國家科技發展策略外,尚有刺激創新政策之制訂、加強創新環境,以及提供企業建立研發策略,有利及早進行研發策略調整等效益(1)所示。本研究將挑選德國、英國、中國、南韓以及日本等五國,簡略介紹該國進行前瞻活動之歷程,並進一步提供相關的農業科技前瞻活動現況。

 

1  各國運作前瞻計畫之目的
 

德國科技前瞻活動

年代德國雖然科技實力居於全球前幾名,但在技術快速轉變及全球化競爭壓力下,德國聯邦科技(Bundes Miniteriumfur Forschung and Technologie, BMFT)在緊縮的科技預算下,為科技創新與研發體系整合謀求解決之道1991年科技部決定雙管齊下,進行Technolog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的前瞻計畫;同時也1991~1993年與日本合作進Delphi 93前瞻調查,預測時程為十年Delphi' 93目的在了解德菲前瞻的應用性及接受度,因此完全利用日本第五回德菲問卷內容與架構,進行兩回合調查後,再將結果與日本作比較。有了這次合作關係後1994~1995年兩國再度合作進行一Mini Delphi,這是德國的第三次前瞻調查,調查過程為日、德兩國共同擬定議題並同步進行調查。

1996~1998年德國進Delphi Survey 98最主要目的,在於建立各界對於未來科技發展趨勢之溝通機制,期望讓各領域參與專家認知未來科技趨勢發展,過程中共1,900名參與問卷回覆,但無一般大眾參與BMBF有感German Delphi Survey 98過程並未挑選出新興科技領域,大多前瞻結果為技術導向,且前瞻結果並未對政府科研補助政策產生影響,因BMBF在新的前瞻活FUTUR規劃中,將以情境分析為主軸,且開始有一般民眾參與,以使得前瞻結果更趨於社會需求。相較於前幾次的前瞻研究計畫Futur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促進經濟發展為目的,透過網路方式讓資訊傳達及溝通更為透明化(2)。

 

2  德國科技前瞻歷程
 

German Delphi 98共調12項科技領域,農業與營養為其一領域。相關議題內容涵蓋土地、水等自然資源的使用,相關於土地森林及漁業經濟、自然資源之持續利用及環境自然保護、遠距離探測系統及資訊技術,以及食品的加工與消費等相關技術發展。整體農業與食品領域議題中約有三分之一比例為生物及基因技術之使用,包括基改作物及動物的改良(抗旱、抗鹽、抗病、防凍、抗過敏及多產)、動物疾病預防及醫療之藥物研究、飼料之改良、分子牧場及分子感測器等。其餘相關技術包含食品加工及包裝技術的改善、生態標準的重新建立、工業原料之取代(如纖維植物取代賽璐纖維、深海有機物之利用及探測)、生質能技術、病蟲害防護系統、精準農業、新的灌溉技術及機器人技術等,亦在德國前瞻報告中提及。另外,除科學技術的發展外,前瞻報告中亦表示民眾對基改作物的接受度,以及農業從業人口的精簡化,都為未來農業及營養領域將予以努力的議題。而FUTUR研究中BMBFFUTUR為基礎提Lead Visions,與農業相關概念為「需求導向之創新產品」及「健康營養」BMBFLead Visions作為科研補助計畫研提之參考依據。對重視社會需求性的德國而言,農產品必須能貼切民眾需求,提供更好的營養為原則。

農業前瞻生物技術數位農業德菲法永續農業科技政策基改作物農業機器人食品安全科技管理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