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ECFA對我國區域經濟整合布局之影響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ECFA對我國區域經濟整合布局之影響

吳福成  (2011/01/05)    《台經月刊第34卷第1期》

兩岸經濟協(ECFA)201111正式實施,揭櫫了兩岸經濟關係邁入正常化、制度化的新階段;另外2011年也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第十年,但WTO杜哈回合新一輪貿易談判仍遲滯不進,我國參與全球多邊貿易自由化的成就有限。相對地,排他性的區域經濟整合、特別是自由貿易協定卻成為新發展趨勢2010年兩岸簽ECFA後,已提供我國與其他國家簽FTA的支撐點,馬英九總統也公開宣布提升政府FTA小組層級,並親自領軍以加速推動與其他主要貿易夥伴洽FTA。顯然,簽ECFA與我國的區域經濟整合布局有緊密的連動關係。

 

我國的區域經濟整合布局

回顧過去十年,儘管我國已WTO會員國,但因兩岸關係緊張和對峙,在「中國因素」干預下一直無法對外洽FTA或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迄今除與中南美洲五個友邦國家簽FTA之外,尚未與區域內主要貿易夥伴國家簽署任何形式FTA20106月兩岸簽ECFA之後,我國對外經貿與區域和國際接軌的氣氛逐漸浮現,許多東南亞、美國、歐洲和紐澳貿易夥伴國都對台灣刮目相看,開始重新思考與台灣建構新的經貿合作關係。馬總統即曾公開指出,兩岸簽ECFA,就等於打通台灣對外貿易的任督二脈,台灣走這一步最重要的效果,就是讓台灣的朋友不必在兩岸選邊,可同時與兩岸交朋友,這種邏輯正逐漸在國際間發酵。

(一)洽簽台FTA和恢復台TIFA談判

隨著兩岸簽ECFA後,馬政府FTA小組也積極展開區域經濟整合布局,並透過駐外單位探查有機會洽FTA的對象國。原則上,只要貿易夥伴國有興趣,且可能為台灣帶來貿易和投資等經濟利益,就展開經貿高層官員互訪、或利用雙邊和國際會議活動之場合,尋求進一步洽FTA的可能性。目前已有初步的成果,一是與新加坡展開簽FTA(或經濟合作協議)的實質談判進程,而中國並不反對;二是可望與美國恢復貿易暨投資架構協(TIFA)談判,美國國務院對兩FTA給予高度肯定,期待能從中擴展美國對兩岸的出口。

台灣與新加坡的洽FTA,最後若能簽署,將可避免台灣在東亞區域整合過程遭邊緣化,同時也將是兩岸簽ECFA後第一個對外簽署FTA,對於台灣接著與其他經貿夥伴國簽署任何形式FTA具有指標性意義。至於台灣與美國恢復洽TIFA一事,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於20101130應邀在台北市美國商會演講時,雖然關切台灣立法禁止美國帶骨牛肉輸台,導致台美貿易關係變得複雜,但仍認ECFA有助於美國公司以台灣為依托,進行區域運作,並希望在近期內重TIFA談判。後來薄瑞光拜會立法院長王金平時,也明確表20111~2月才能恢TIFA談判。

(二)推動與日、菲等國和歐盟洽簽FTA

兩岸簽ECFA還吸引其他國家與台灣洽FTA和相關協定的興趣,其一是台北日本工商會2009年發表白皮書呼籲簽署台FTA,不久前再度呼籲台日可先洽簽投資保障協定、智慧財產權協定和租稅減免協定,以堆積木方式慢慢來推FTA。馬總統於2010512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也表示,日本對台灣來說,是第二大貿易夥伴,希望雙方能開始談FTA

目前菲律賓正在研究與台灣簽FTA的可能性,希望在一年內與台灣展開正式協商。菲國貿工部次長克利斯托(Adrian Cristobal)透露,菲國是東協加中FTA的一員,但與台灣簽署個別協定,仍對菲國有利。我國駐菲律賓代表李傳通指出,菲國與我國若能簽FTA,除可分享伴隨兩ECFA而來的利益,也可把原本打算到中國投資的台灣廠商吸引到菲國。

歐洲商會2008年提出台歐簽署「貿易提升措(TEM)」類FTA的建議後,最近再度提出建議書「成就台灣經貿繁榮的要件/找到台灣在全球經濟中的目標與方(Putting the Pieces Together/Positioning Taiwan for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ic picture)」,呼籲台歐應依ECFA產生的正面能量作為基礎,先行討論簽TEM的過渡措施。

除上述日、菲和歐盟之外,馬政府還鎖定馬來西亞、韓國、紐西蘭、澳洲和加拿大等主要貿易夥伴國,尋求推動洽簽任何形式FTA之可能性和機會。馬政府對外推FTA的戰略布局,基本上就是採取「多元接洽、逐一協商」的原則。

(三)爭取參FTAAPTTP

有鑒APEC正在推2020年實現「亞太自由貿易(FTAAP)」倡議,而要達致此一目標,目前較被重視的有兩個途徑,一個是以東(ASEAN)十國為核心的「東協N」或「十N」模式,特別是東協與中、日、韓一起的「十加三」模式,以及東協與日、中、韓、紐、澳、印度的「十加六」模式。另一個是以美國為領導核心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TPP),過去馬總統曾呼籲建立「十加三加台灣」的「東協加四」模式,但因東協十國仍有緬甸、柬埔寨和寮國等國家與台灣保持距離,以及中國因素的無形制約,故迄未成功。現階段我國以作APEC經濟體身分,不但公開支持推FTAAP,同時也密切關TPP的發展,馬總統並對日本媒體表示希望有參加的機會。

據瞭解TPP可望2015年之前先擴大成員國,並以之作為將來建FTAAP的基礎201111月將在夏威夷舉APEC年會和領袖高峰會上,美國即會提出TPP擴大FTAAP的關鍵性報告。截至目前為止,參TPP談判的經濟體,除四個創始國紐西蘭、智利、新加坡和汶萊,還有美國、澳洲、越南、馬來西亞、秘魯等五國,最近日本也表態參TPP,並希望以美日同盟作為主TPP的基礎力量。另外,菲律賓、韓國和加拿大也都相繼表示參TPP談判的興趣。從此一發展趨勢看來,將來參TPP談判的經濟體可望超11國,也就意味APEC21個經濟體,已有過半數要簽TPP,並極可能順利推動建FTAAP。馬政府已多渠道、多層次爭取相關國家支持我國參TPP,但因中國尚未參TPP,所以我方一直保持低調、不張揚的態度。

區域經濟整合FTA談判ECFA效應TPP參與FTAAP布局台美TIFA胡六點兩岸協商亞太自由貿易經貿戰略部署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