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睽別七年之後的全國能源會議——專訪清華大學黃宗煌教授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睽別七年之後的全國能源會議——專訪清華大學黃宗煌教授

採訪/方明山 整理/湯寶惠  (2005/08/05)    《台經月刊第28卷第8期》

議題廣泛複雜,難免會有遺珠之憾

此次全國能源會議,您以學者身分在指導委員會議、研究小組及最後之實際議程方面都有深入的參與,是否可請您說明一下所扮演的角色及感想?

在角色方面,我在全國能源會議籌備過程參與指導委員會議與研究小組,針對議題內容作研究、討論及建議。另外針對特定的分組議題進行研究,包括:評估溫室氣體減量策略及其影響,就能源目標、能源結構等能源政策方面的議題與學者專家共同討論,並擔任議題二的引言人,在指導委員會中主要是擔任幕僚的角色。
對於全國能源會議,我有幾項感想:

(1)研究小組對於全球發展動態的資訊有很明確的掌握,包括溫室氣體排放、能源科技、交通運輸等議題(2)對於國內相關問題也有很多的著墨,如國內發展趨勢、從溫室氣體減量的角度對能源發展與再生能源等問題作深入的探討分析(3)在能源議題規劃以重點問題為導向來設計議題,這可從會議之六大議題看出,如整體溫室氣體CO2、能源政策與能源結構,以及綠色能源科技等皆納入議題(4)主辦單位致力於跨部會的協調,如舉辦多次撰稿人會議、分組討論、北中南東分區座談會等,廣徵各界的意見(5)政治桎梏的影響仍見端倪,在研究或政策研擬的過程中,從政府的角度難免有種種政治的考量,譬如,視非核家園為不可挑戰的政策,忽視核能的可能角色。不過,在多次討論之後,還是保留了部分彈性(6)此次會議參與的人員,均奉獻許多的時間精力,竭盡所能地付出專業的知識與經驗,顯見每位都是盡心盡力的期使會議圓滿達成。

對於此次全國能源會議所討論的議題,外界也有認為某些議題尚有遺珠之憾,對此,您是否同意或有甚麼看法?

此次會議尚有些議題未能深入或廣泛的討論,在此提4點:

1.核能議題

在內容的探討上仍受到一些的限制,惟會議報告中仍明示核能四廠完工商轉、核一、二、三廠正常營運,這都是不容易的字眼。不容否認的是,核能尚有許多值得探討的議題。目前有些國家為因應京都議定書而修正核能政策,我們是否瞭解何故如此?例如:英國2005年發行的「電力供給策略」中,亦公開主張將核能列為一個開放的選項。美國聯邦政府亦相當重視第四代核電廠在未來的可行性。

全國能源會議能源政策永續發展溫室氣體減量能源結構再生能源配比核能議題京都議定書能源效率產業發展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