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天使匯集:股權型群眾募資運作機制與趨勢觀察
徐慶柏 (2016/02/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2期》
近年由於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使基於互聯網技術與移動通信技術的資金融通、結算、投資、移轉與支付和等新興金融模式日益成熟,改變了傳統融資模式與金融風險。在此趨勢下群眾募資逐漸轉以網路平台方式營運,台灣群眾募資的發展始於2011年,首個上線之群眾籌資平台為We Report,其為具有「公益勸募」角色的新聞平台。目前我國常見的網路群眾募資平台有:FlyingV、VDemocracy、Vstory、Vshop、遊戲橘子群募貝果、ZecZec嘖嘖、Fuudai、104夢想搖籃、LimitStyle(HOLA特力和樂)、X工作坊、HereO、DIT Funding(創夢)、SOS新聞募資平台,以及金管會請櫃買中心建置之創櫃板、創意集資資訊揭露專區等;由於網路金融蓬勃以及政府對創新創業的推廣,使群眾募資平台數有逐年增加之勢。
在股權型群眾募資部分,近十年我國創投資金因為種子期與天使輪階段早期投資不具成本效益,以及缺乏破壞性創新、能瞄準海外市場的案源少,為早期投資不活絡眾多原因之一。政府為擴大微型創新企業更多元化籌資管道,並鑒於當前國際群眾募資潮流,金管會於2015年開放符合一定資格之民間業者,亦得經營股權型之群眾募資業務。除創業者有機會自多個投資人處獲得融資,也讓有閒置資金的一般民眾參與早期投資,成為「微天使投資人」,協助新創企業早期資金取得。根據Massolution市調公司於2014年針對全球1,250個群眾募資平台的調查報告,股權型群眾募資平台的成長相較於2013年,募資總額成長了182%,總募資金額為11.1億美元。
近期股權型群眾募資平台概況
美國於2012年4月通過「快速啟動創投法案」(JOBS ACT)後,賦予股權型群眾募資平台的法源依據,天使投資人可在相關平台從事投資。其後股權型群眾募資平台之發展一日千里、日益蓬勃。紐約著名金融網站Money Crashers於2015年8月26日依據財務狀況、投資人參與及流動性等特徵,選出美國十大股權型群眾募資平台網站(注1),分別是:AngelList、CircleUp、Fundable、Crowdfunder、EquityNet、Wefunder、Localstake、SeedInvest、EarlyShares以及PeerRealty。此外,知名創新創業網站Crowdsourcing Week於2015年12月選列出歐洲前十大活躍之股權型群眾募資平台,其排名依序如下:Companisto、Crowdcube、FundedByMe、Invesdor、MyMicroInvest、Seedmatch、Seedrs、Symbid、SyndicateRoom以及Wiseed。除歐美地區外,近期中國的快速崛起除在整體經濟表現外,群眾募資亦搭上熱潮;近期天使匯、創投圈、原始會為中國股權募資發展排名前三大平台,另亦有路演吧、人人創投、愛合投、雲籌、貸幫網等新平台崛起,甚至有屬地方型之平台如:深圳之天使客、眾投邦、投行圈、開心投,以及上海之籌道股權等。
重要股權型群眾募資平台
(一)美國AngelList簡介
股權募資平台可視為新創企業行銷的管道之一,大部分股權交易仍以線下交易為主,其中美國股權型群眾募資的代表即為AngelList。該平台於2010年在美國矽谷成立,2011年正式上線,是世界上第一個股權型群眾募資平台,其最初目的是為投資人提供一個類似LinkedIn的社交網路,注重項目方(被投資方)和投資人之間的互動,並且定時為平台註冊的投資人推送優質項目。隨著平台的不斷發展,投資人開始主動利用AngelList平台搜索符合自己期望的項目,AngelList進而利用此機會擴大業務範圍,嘗試透過為創業者和投資人提供標準投資條款、交易檔等服務,使其角色逐漸深入交易中的一環(注2)。
股權型群眾募資、創新創業、AngelList、天使投資、創櫃板、投資風險、創投機制、新創融資、金融科技、募資平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