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變.辨.辯】台灣年金改革政策研究
賴宜廷 (2017/09/20) 《台經月刊第40卷第9期》
鑒於人口老化、平均餘命延長,領取年金給付的人口增加、領取時間延長,繳交年金保險費的人口減少,世界各國年金財務負擔持續攀升,紛紛進行年金改革。另一方面,過去我國政府在公教人員相較一般勞工薪資水準較低時,為改善公務人員生活條件,給予其18%優惠存款利息。但時過境遷,公教人員相較一般勞工仍享有諸多福利及較高的退休所得。因此,公教人員18%優惠存款的存廢,一直為台灣社會備受討論之議題。
此外,人口老化及平均餘命延長增加退休基金支出,而投資獲益偏低,導致各類退休基金面臨龐大財務壓力,連帶也造成年金改革成為過去十多年來,我國政府欲推行的重大政策。2005年起,歷任總統陳水扁、馬英九及蔡英文都陸續宣示要推動年金改革,但前兩位總統及當時立委皆擋不住反對政營施壓,改革方案最後胎死腹中。
蔡英文總統於2016年上任後,適逢民進黨全面執政,同時擁有行政及立法權,因此決定大力推動年金改革。2017年6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及《政務人員退職撫卹條例》等重要年金改革三法,使年金改革向前邁出一大步。
由於年金改革將對台灣社會、經濟造成極其重大的影響,是以,本文將深入剖析年金改革內容及其所帶來的衝擊。首先,針對此次年金改革重要內容與方向加以說明;其次,進一步分析年金改革對台灣經濟所造成的影響;最後,對年金改革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2017年台灣年金改革主要內容及方向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總統在就職演說表示,年金改革是其重要推動的主要政策。未來將由副總統陳建仁擔任召集人,成立「年金改革委員會」,並召開「年金改革國是會議」,由不同階層、不同職業代表,在社會團結的基礎上共同協商,於一年內提出可行的改革方案。雖然年金改革草案公布期間,軍公教團體反彈聲浪高,但經過立院不斷協商、表決,《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及《政務人員退職撫卹條例》年金改革三法已在2017年6月30日全數於立法院三讀通過,台灣年金改革進程取得重大突破(附表)。
附表 公、教、政務人員新制度比較表
由附表檢視公、教及政務人員現行及修法後的主要改變,發現蔡英文總統大力推行之年金改革仍遵循「多繳、少領、延後退」的改革方向。
首先,在多繳方面,公務人員及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金提撥率由現行的12%改為2018年調至13%,之後逐年增1%,直到18%。2003年以前由軍、公、教人員、其他公職人員或公營事業人員轉任政務人員者,亦比照原軍公教身分將其退休金提撥率由12%逐年調升至18%。
其次,在少領方面,相關調整方向為18%優惠存款利率、所得替代率、退休金薪資採計年間,相關說明如下。
(一)取消18%優惠存款利率
現行規範公務人員(1995年7月以前年資者)、公立學校教職員(1996年2月以前年資者)仍享有18%優惠存款利率。另外,就政務人員而言,由於2004年1月1日政務人員退職制度改為實施《政務人員退職撫卹條例》,由「確定給付制」(注1)改為「確定提撥之離職儲金制」(注2),廢止18%優惠存款,改領取一次離職金。因此,2004年1月1日以後,由軍、公、教人員、其他公職人員或公營事業人員轉任政務人員者,在職期間按月提撥離職儲金,退職時領取公、自提儲金本息(其他非由前項人員轉任者,無法參加政務人員離職儲金);只有少部分於2003年以前已任政務人員且符合一定條件者,退職時仍可適用2003年以前原規定請領退職酬勞金及辦理18%優惠存款。因此,公務人員(1995年7月以前年資者)、公立學校教職員(1996年2月以前年資者,以及由軍、公、教人員、其他公職人員或公營事業人員轉任政務人員者(2003年以前轉任者)於新法通過後,逐年取消18%優惠存款利率。支領月退休金者,18%優惠存款利息在2018年7月1日到2020年年底,年息為9%,2021年起年息為零,兩年半內歸零;領取一次退休金者,18%優存自2018年7月起,分六年調降,2025年優存利率降到6%。
年金改革、退撫基金、18%優存、所得替代率、公務人員退休、延後退休、政府財政、退休金制度、社會公平、經濟影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