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亞鄰國家經貿特區的競合與加入TPP之挑戰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亞鄰國家經貿特區的競合與加入TPP之挑戰

施冠宇  (2013/08/05)    《台經月刊第36卷第8期》

行政院在2013429核定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方案,規劃以「高附加價值的高端服務業為主,促進服務業發展的製造業為輔」,充分利用我國人力、技術、資通(ICT)、區位與兩岸優勢,來發展高附加價值的經濟活動,包括:智慧運籌、國際醫療、農業加值、產業合作等。藉由引進和開發關鍵技術、智財與資金,促成產業合作,帶領我國產業升級轉型,並規劃與國際間(包括中國)相關試驗區或特區對接,強化園區間合作,奠定未來產業擴大合作的基礎,以促進我國產業的市場拓展,以及區域間經貿關係的進一步合作,並為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做好準備。

 

檢視鄰國經貿特區的概況

在我國正積極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同時,有必要檢視周邊亞鄰國家中具備類似功能或性質之經貿特區,或試驗區的發展狀況,作為我國示範區推動工作的借鏡,與尋找相互之間是否有競合的關係,用以提升未來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競爭力條件。

本文要檢視的亞鄰國家中,日本是作為東亞國家經濟發展型態中雁行理論的帶領者,是重要的貿易夥伴;而韓國經濟發展階段與我國相近,也是主要貿易競爭對手;中國近幾年已是我國最重要的進出口貿易對象,也是許多產業外移的重要據點,除了已具備世界工廠的重要地位外,更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之一。這幾個主要的經貿夥伴都在其經濟發展階段中,採行過經貿特區或試驗區的政策,故為我國推行自由經濟示範區的重要研究對象。
 

日本

(一)「總合特區」的興起

日本過去曾為了解決對國際不平衡的貿易順差,特別1992年研擬設立日本輸入促進區域Foreign Access Zone,簡FAZ),實施的內容包括:劃定特定區域、整備區與相關設施、設立保稅區,以及吸引輸入促進事業進駐。2005年止,日本全國核准FAZ22處,後來因成效不彰,2006年日FAZ臨時法廢止,僅剩下2002年為了促進沖繩經濟自立,而設立的「沖繩特別自由貿易區」仍在營運中。特別自由貿易區除享有租稅優惠、保稅區、關稅選擇制度、保稅核准手續費優惠外,並給予有利融資條件,搭配僱用獎勵、人才育成等就業安定措施,以提升沖繩的經濟活力,但仍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有鑑於日本過FAZ執行成效不理想的經驗,經過多年的醞釀和檢討後,日本政府20106月的新成長戰略中,提出「總合特區」的概念,作為日本新成長戰略主軸之一。總合特區主要分為兩大類型(1)為強化國際競爭力而設置的「國際戰略總合特區」(2)針對區域資源進行最大活化使用的「地域性活化總合特區」2011年日本國會通過相關法案,同年底公布第一次指定的七個國際戰略總合特區(1),以26個地域性活化總合特區。2012725公布第二次指定的六個地域性活化總合特區,2013215再公布五個地域性活化總合特區。

自由經濟示範區TPP挑戰經貿特區日本總合特區韓國經濟自由區中國自貿區產業升級國際貿易合作區域經濟整合招商引資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