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金融風暴引發亞洲顯示器面板產業之消長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金融風暴引發亞洲顯示器面板產業之消長

曾俊洲  (2009/04/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4期》

前言

儘管全球最早的顯示器面板生產技術多來自美國及日本的技術移轉,但近年來,隨著全球顯示器面板產業快速發展,在歷經多次的景氣循環之後,生產廠商已全部集中在東亞地區,包括台灣、韓國、日本及中國4個國家,主要以台灣及韓國為最大生產國,兩國合計產值比重均已超過七成以上。而2007下半年至2008上半年在筆記型電腦及液晶電視需求大幅成長,加上中國、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國家經濟快速起飛,對手機、液晶電視、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等產品需求大幅成長帶動下,顯示器面板產業出現一片榮景,各廠商獲利紛紛創歷史新高紀錄,不過2008下半年起,受到金融風暴的衝擊,全球消費力道急凍,導致各面板廠商紛紛調降產能利用率,以降低產能供給,同時產品價格大幅下降,期望透過降價以刺激需求。無奈金融風暴問題持續擴大,各國企業相繼傳出倒閉、關廠、裁員及無薪假等事件,迫使消費者消費力道更加縮手,導致各終端需求相當疲弱,已無法藉由大幅降價刺激需求產生,出現價格彈性失靈的困境。顯示2008下半年全球顯示器面板產業景氣已快速反轉,產業景氣表現相當差,其受金融風暴衝擊已相當嚴重。本文將就金融風暴發生後全球顯示器面板產業之消長概況作進一步分析。

 

金融風暴對全球顯示器面板產業之衝擊

(一)國際競爭力

近年來,在看好下游終端需求潛力龐大,包括低價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無品牌手機(山寨機)、可攜式導航裝置、數位相框及電子紙等新應用需求興起,筆記型電腦取代桌上型電腦、液晶電視取代傳統映像管(CRT)電視等取代效應,液晶電視持續往更大尺寸或高畫質發展,加上各國積極推展數位政策,並已相繼停止類比傳播等利多政策,因此帶動各面板廠商相繼大量擴增產能,其中以台灣及韓國最為積極,兩者穩居全球前兩大生產國。而2008下半年受到全球金融風暴衝擊,由於韓國面板廠的品牌能力明顯優於台灣,如2008年三星及LG分居全球第一大及第三大液晶電視品牌,亦分居全球第二大及第三大手機品牌廠商,台灣的友達及奇美電等面板廠則仍以代工為主,自我品牌出貨量之全球市占率均明顯偏低,因此2008下半年起,受全球金融風暴問題持續擴大的影響,全球顯示器面板價格大幅下跌,導致台灣面板廠在無強大的品牌去化產能下,產能利用率逐月下降。2008年底群創產能利用率已降至七成以下,友達及奇美電更降至六成以下,相對韓國的三星及LG Display則仍維持八成以上,顯示台灣面板廠商受到金融風暴的衝擊更為嚴重,因此估計2008年全球顯示器面板市場將再度洗牌,韓國再度成為全球最大顯示器面板生產國,台灣則降至第二大生產國,而日本及中國則分居第三及第四。2008年日本與中國在產值衰退幅度低於台灣的情況下,帶動兩國全球市占率分別提升至24.45%及4.62%,有關各國顯示器面板產值之全球市占率概況如圖1所示。

 

1  全球顯示器面板業產值之各國市占率概況

 

(二)經營能力

2008下半年全球金融風暴問題逐漸爆發,導致面板景氣開始反轉,奇美電、華映及彩晶等部分廠商在第2季開始出現虧損的困境,而第4季起,全球金融風暴問題持續擴大,各產品價格持續下跌,更均已跌破現金成本,導致一線廠商亦出現虧損狀態,2008年第4季全球主要面板廠商三星、LG Display、友達、奇美電、群創、華映及彩晶等均出現虧損狀況,廠商獲利表現均不佳。而在廠商營收方面,由於台灣面板廠商產能利用率的大幅下降,加上因需求不佳,三星、SONY、LG Display及夏普等廠商所需面板多轉為以自給為主,外購需求則大幅減少。同時戴爾、惠普、蘋果等廠商之桌上型電腦及筆記型電腦等出貨量亦出現衰退情形,對台灣面板廠的下單量減少,因此嚴重衝擊台灣面板廠商的出貨狀況,造成2008年第4季我國主要面板廠商營收年增率均大幅衰退超過五成以上,季增率衰退幅度亦超過三成以上。但相對韓國面板廠商而言,在品牌能力優越的帶動下,2008年第4季營收仍維持穩定狀況,其中三星營收年增率達5.6%,LG Display雖然年增率小幅衰退3.8%,但季增率卻逆勢成長7.6%,顯示韓國面板廠商的營收表現明顯優於台灣廠商。

金融風暴顯示器面板產能利用率台灣面板廠韓國面板廠品牌效應產業衰退價格下跌產業競爭全球市場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