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志論壇】政府干預口罩市場的經濟學理
陳博志(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 (2020/04/09) 《台經月刊第43卷第4期》
有時政府依學理應該干預市場
台灣是自由市場經濟,很多人甚至信仰芝加哥學派的自由放任經濟思想,有些教科書也用理論圖形批評限價和配給制度之不當。但政府因中國武漢發生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擴散之虞,而採取了禁止口罩出口、強制徵收口罩生產、規定口罩價格、政府出資擴大口罩產能、限制人民購買數量、甚至施行相當於配給制度的實名制銷售,以及對醫院和學校等重點加強配給等干預市場的政策時,除了一開始的少數批評之外,一般人和經濟學界都少有批評,反而有更多要怎樣讓配給更恰當的建議。這現象是表示經濟學錯了嗎?當然不是。這些政策其實都有經濟學理做依據,真正錯的是忽視這些學理的簡單自由放任思想和教條。依經濟學理,有些對自由市場的政策干預是合理而必要的。
肺炎疫情使口罩需求增加而價格上漲
假設口罩是個沒有政府干預的自由市場,則由於人民擔心肺炎擴散而增加對口罩的需求,口罩的價格將上升,口罩的供給量也會增加,一般經濟學的分析可能說結果想買的人都可買到,價格雖上升,市場還是可達到均衡,這就像附圖中需求曲線由D0D0右移到D1D1,價格由P0漲到P1,供給量由Q0增加到Q1。
附圖 口罩需求和囤積後對價格的影響
人們想準備安全存量使口罩更供不應求
疾病擴散對口罩需求的影響並不只在當時的需求,人們擔心未來疫情若更嚴重可能買不到口罩,因此會想多囤積一些備用,這將使未來的使用需求提前為現在的購買需求,而使現在的購買需求大幅增加如D2D2,將造成價格大幅上升。
短期內若生產設備無法增加,產量只能達到 Q3,使短期供給曲線在Q3變成垂直線,價格上升已無法提高產量或供給量。這種情況下需求的增加將使價格上升甚多,而這價格上升很可能引起更多囤積備用的需求,使需求曲線再右移或上升,價格也再上升。政府或廠商若特意限制或壓低價格,則會產生超額需求,而使人們更要搶購並造成更缺貨及漲價的壓力。
口罩政策、政府干預、自由市場、需求彈性、價格管制、配給制度、疫情防控、供需失衡、社會公平、外部效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