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我國新南向創業策略方向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我國新南向創業策略方向

戴彗紋  (2018/10/09)    《台經月刊第41卷第10期》

近幾年全球創業生態系相當活絡,不但全球新創仍持續成長,全球創業投資在2017年投入了1,400億美元,創下20年來的新高。而光是在2015~2017年,全球新創生態系就為全球經濟貢獻了2.3兆美元的產值,再次創下歷來全球經濟數據的紀錄,顯見創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新創企業的崛起不僅打破產業疆界,甚至改變、顛覆傳統產業鏈的競合生態。

2015年年底東協(ASEAN,注1)成立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AEC),東協十國的國土總面積逾446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六億,儘管經濟發展程度不一,宗教、政治、語文及文化截然不同,但經整合後已成為一個總人口大於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及歐盟(EU)的全球第三大市場(僅次於中國及印度),且GDP達2.5兆美元,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

我國行政院也於2017年啟動「新南向政策工作計畫」,推動新南向政策成為國家發展重要政策之一,旨在告別以往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重新建構台灣與亞洲的連結,以及定位台灣在亞洲發展的重要角色。

新南向政策所包含的國家,除了東協十國、南亞六國再加上澳洲及紐西蘭等共18國。2016年這18國的貿易額為980.2億美元,占全球的18.8%。從產業層面來看,目前台灣對於新南向政策的國家從第一級產業的農業到第三級產業的服務業都有涉足,但是因為各國的發展特性不同而在政策推動重點上有所差異。

新南向政策除了加強投資力度,另一個就是藉由創業連結共同創造利益。創業可以創造就業機會和持續成長動能,在這波創新創業熱潮中,台灣不乏許多優秀的新創團隊且受到國際矚目,也可望成為下一個「台灣之光」。

 

東協市場商機無限,且市場大不同

面對東協的豐富資源、龐大市場,以及豐沛勞動力與成長動能,已引發各國推出各種前進東協政策,其中除了我國政府提出的「新南向政策」,還有印度的「東望政策」、日本的「南進政策」、中國的「一帶一路」、美國的「重返亞洲」等,顯然都將東協視為重要拓展市場。

東協擁有優渥的人口紅利,總人口6.6億人,且人口年均增長率1.6%。更重要的是,東協有70%人口為40歲以下的年輕人,加上經濟成長快速,根據全球研究調查機構Global Insight預估,未來五年(2017~2121年)東協十國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將達到4.9%,高於全球經濟成長率3.1%。在經濟成長有利條件下,東協將逐漸產生新興中產階級,一股強勁消費力儼然成形,造就商機龐大的內需市場。

新南向政策創業策略東協市場創新生態系產業合作在地化策略政府支持數位經濟創業投資科技應用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