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生專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的寫出
施建生 (2010/07/05) 《台經月刊第33卷第7期》
一、彌爾的敦促
李嘉圖曾於1815年8月寫了一封信給法國經濟學家賽伊(J. B. Say)說:
「我曾從彌爾處知道了我國一些人不瞭解我的意見,因為我沒有將我的觀點充分地表達出來。他要我從頭到尾再將之加以說明,但是我怕我沒有這種能力來從事這一工作。」(The Works and Correspondence of David Ricardo, Ed, by Piero Sraffa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M. H. Dobb,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51~1955,共有十卷,以羅馬數字標明其次序,此後該書簡稱為Works,此處引自Works, VI, p.249)
在這裡我們也許應將彌爾與李氏的關係略加說明。
彌爾是一位鞋匠的兒子,雖然他的父親也還有一小塊土地來支持他的家計,但他後來之能接受正規教育以達到大學畢業,則完全由於他母親的鼓勵與當地一位地主Sir John Stuart的資助。當李嘉圖與他於1808年相識時,他是一位正在奮鬥中的新聞記者。他與李氏這位已很成功的證券經紀商有一共同的興趣,這就是對當時英國面臨的經濟問題都很關心。在這一年他曾發表了一本「為商業而辯護」(Commerce Defended)的小冊子。此外,他們還有相同的一點,就是都背棄自己原來的宗教。李嘉圖背棄了猶太教,彌爾則在原籍蘇格蘭時曾被培養成為基督教長老會(Presbyterian)的傳教士,但自從於1808年到了倫敦以後,就脫離這一宗教組織而成為一位不可知論者。後來由於他主張改革乃與貴格會員或教友派教徒(Quaker)及唯一神論教派(Unitarian)接近。李嘉圖則因妻子為一貴格會員的關係亦與這群人士接近,但最使李氏羡慕的是彌爾如上所述,曾受過良好的完整的正規教育,最後且在愛丁堡大學畢業。
李嘉圖對於彌爾非常欽佩,他為人正直、忠於友情、關懷公益,他在1815年夏就開始敦促李嘉圖能再寫一篇論文,那時李氏正在他鄉間的幽雅住所閒居,自覺「已有足夠財富可以滿足所有我的欲望,所有我認為合理的欲望。」(Works, VI, p.262)彌爾曾給他寫了這樣一封信,其中說:
「當我深信你不但能(因為富有才智與一門重要學科的卓越知識)獲得聲譽,而且還能非常宏著地改進一門攸關人類福祉之增進非常密切的科學,事實上,你對這樣重要的一門科學所能作的改進比其他任何亦有企圖的人所能作的都要深遠而巨大。所以,為了我對你的友情,為了人類、為了科學,所有這一切都驅使我不能讓你休息,一直等到你全心全意地投入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為止。」(Works, VI, p.252)
在一個星期內李嘉圖就同意做這種努力,他這樣給彌爾覆信:
「我不能確定這在你是否為一種技巧,認為追求榮譽的欲望是激發人去努力發揮才智的有效方法,現為了說服我有某些才智就提出你所描述的這樣鮮麗的獎賞,而對它們我確也有點心動,願意付出我的力量去接受這種測試,或者你是真的深信我有這些才智。但我能確定的是如果後者是你的意見,那你是完全受騙了。……不過,這種實驗還是可以進行—我會盡量花費我的時間去思考與撰寫我這一喜愛的學科。……」(Works, VI, pp.262~263)
李嘉圖、政治經濟學、賦稅理論、地租利潤工資、彌爾、馬爾薩斯、穀物法、經濟思想史、勞動價值理論、分配法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