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能源個論1 能源轉型下,太陽光電的機會與挑戰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能源個論1 能源轉型下,太陽光電的機會與挑戰

陳俞婷  (2020/06/09)    《台經月刊第43卷第6期》

   面對嚴峻的氣候變遷、瞬息萬變的國際政經能源情勢與以實現巴黎協議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行動規劃目標下,推動能源轉型已成為國際潮流,台灣自然無法自外而行。而此一轉型所需面對的機會與挑戰,則需要電力系統規劃、市場運作與法規配套等多面向的調整,盡速實現以再生能源為主要能源的電力結構。台灣能源高度依賴進口,近年為了打造乾淨能源結構及營造永續能源發展環境,遂以擴大再生能源使用,且在推動目標規劃上又以太陽光電占比最高。台灣土地資源有限,因此如何讓太陽光電在具成本競爭力帶來的機會下妥善的規劃發展,使我國太陽光電產業得以永續發展。

 

能源轉型下的太陽光電發展角色與優勢
(一)全球能源轉型的驅動力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能源轉型的主要目的,因此將能源使用從引起氣候變遷的化石燃料,轉向更為乾淨的再生能源發展。而推動能源轉型目標的驅動力中:(1)再生能源成本迅速下降,其中太陽光電的成本2010~2018年間約下77%左右,近年各國採用的競標結果也顯現太陽光電具成本競爭力的市場現況(2)環境品質改善,由於化石燃料使用導致空氣汙染的產生,因此透過能源轉型將能源使用轉向以再生能源為主,在增加再生能源的使用及能源補貼逐漸減少下,將可減少因環境汙染或氣候變遷影響所產生的外部成本(3)在全球能源系統轉型下,若要滿足巴黎協議的目標,則需要將全球平均氣溫保持在一定水準上,且2050年前,碳排放量的比例至少需比工業化之前減70%

   再來,改善能源安全及提升可負擔與容易取得的能源,能源安全對於高度依賴進口化石燃料的國家來說,是一個極度需要重視的問題,而再生能源則可以透過在地生產的特性,來達到能源多樣性的替代效果。再生能源技術可以提供電網所不能及的偏遠農村地區、社區能源倡議或分散式能源使用。最後,全球能源系統轉型將可為社會經濟帶來顯著的效益,且發展在地化的再生能源產業也有助於促進當地就業機會的開發(附圖)。

 

   驅動能源轉型的需求與吸引力


(二)太陽光電在能源轉型下的角色

   太陽光電在過去十幾年間,由於技術進步快速,市場成熟度相對高,因而成為再生能源技術先驅之一。依據IRENA (2020)統計報告,2019年年底時,全球太陽光電累積裝置容量達580GW2018年新增了約100GW。此外,迄今為止,太陽光電因技術進步帶動成本逐年下跌,促使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在近年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同時也在產業發展上創立了許多關鍵的里程碑(1),此結果顯現了太陽光電在整體再生能源發展推動中,具有豐富的潛在設置資源與發展願景。

能源轉型太陽光電再生能源電網整合儲能技術巴黎協議減碳目標屋頂型設置地面型推動商業模式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