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運用產學研合作機制提升商業服務業創新能量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運用產學研合作機制提升商業服務業創新能量

黃羽慈  (2018/09/07)    《台經月刊第41卷第第9期》

科技日新月異,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型態與消費習慣,也進而改變商業服務業的商業模式。許多業者為求鞏固其市場競爭地位,積極的透過開放式創新,與相關科技業者或學研機構合作,發展創新的商業模式以因應未來消費者的消費型態與發展趨勢。隨全球持續重視如何促進產官學研共同合作,近年來許多國家積極規劃相關政策,如提供補助、法規調整或強化技術移轉功能等相關策略,希冀帶動國家或區域創新系統的發展,並提升國家的整體競爭力,以維持其全球領先地位。

  

各國商業服務業產學研創新合作策略與應用案例

隨著時代變遷,目前許多的技術與相關應用,已不再是單一領域的開發,而是需透過跨領域的整合,才能發展出創新的產品或服務。舉例而言,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技術所需的人才,除應擁有不同應用範疇的知識外,亦需具備設計領域的背景;而巨量資料的應用,則需擁有數據分析的能力,亦需具備人文設計的背景,以瞭解數據背後的涵義及發展趨勢。因此,未來於推動創新的策略上,如何促進不同知識背景、產業或部門人才間的知識相互碰撞與流通,共同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困境,實屬重要課題。

(一)德國

1.德國工4.0合作機制

隨全球社會與經濟快速的數位化,未來的傳統產業將面臨再次改革。2013年德國為加速結合製造技術、銷售與產品體驗,達成生產全面聯網與智慧製造,於「高科技戰略2020」當中提出推動工業4.0之規劃。

工業4.0平台聚焦於規劃整合德國內各個創新部門的平台架構,建立一致性的平台基礎。並且藉由各部門間更緊密的共同合作、參與及協調,以協助所有的相關利益者提出合適的建議,也透過實際應用案例進行驗證如何推動數位經濟。同時,工業4.0平台也扮演著組織聯盟及網絡的角色,協助強化德國的人才及創業技能等。此外,也作為支持策略推動的平台,包含如驗證中心、研究專案、企業導向計畫等。

工業4.0平台主要扮演不同單位之間的訊息溝通橋梁、促進共同合作及制定相關策略等重要角色,其推動目標主要包含聚焦於產業與終端使用者之需求、建立國內與國外的主要單一窗口、確保高透明度與參與度、傳遞關鍵訊息與相關資訊,以及建立結構清晰且一致性的平台。

產學研合作商業服務業開放式創新技術轉譯工業4.0知識移轉智慧社會跨域整合智財管理中小企業創新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