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精準醫療國際法規趨勢分析與產業化策略規劃研討會報導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精準醫療國際法規趨勢分析與產業化策略規劃研討會報導

整理/譚中岳  (2018/03/08)    《台經月刊第41卷第3期》

自從2015年美國宣布投入精準醫療之後,全球席捲一股精準醫療風潮,各國政府及廠商均積極投入,促進各國精準醫療產業的發展及搶攻精準醫療商機,為全球健康及醫療產業帶來重大改變。醫療概念從早期醫生依症狀判斷而給予不同的治療藥物,到標靶藥物的開發,使得醫療概念進入到標靶治療的階段,標靶藥物具有較高的病灶專一性,而隨著人類基因體的解碼及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的發展,對用藥族群的分類也趨於精細,整體醫藥概念走向精準醫療。在精準醫療下,不同病患個體雖然罹患相同疾病,但經過基因資料庫比對及分析後,能給予個人化的治療建議,換言之,就是在特定的時間針對特定的病患給予特定的治療。

精準醫學不僅僅是分子標靶治療,隨著人類基因組定序、檢測分析等新技術的進步,及大數據分析等跨領域技術的導入,亦帶動精準醫療的發展。透過一種或多種工具或技術,獲得關於患者遺傳、生理和生活環境等數據,經由全面性的數據收集、整理及綜合分析,了解其中隱含的醫學資訊,設計出個人化的醫療方案。初步希望能在特定的時間對特定的患者給予特定的治療,最終期望能提供有效的預防策略。精準醫療除了以傳統的藥物治療與疾病診斷外,更包括了藥物搭配的伴同式診斷及檢測技術,或是將醫療資訊及收集到的大量即時監控資料進行資訊分析。不同領域的技術引進也使得精準醫療產業發展更多元,產業所包含的產品類型也更加多樣化,產品除了藥品之外,亦包括伴同式診斷、分子診斷和醫療檢測外,也包括提供資訊分析服務及個人化即時監控裝置產品(附圖)。

 

   精準醫療產業產品範疇

 

精準醫療的發展基礎建立在基因資訊的分析結果之上,由於近年來基因體定序的成本降低與所需時間縮短,使得基因體定序的應用更加廣泛,在2007年之前仍是使用第一代定序方法,每組基因體定序成本費用於2006年年初為1,260萬美元,但在2008年商業基因定序儀器開發公司開啟了次世代定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的世代,帶動基因定序成本大幅下降至2010年年底三萬美元,而2011年因技術的重大突破與新定序儀器的開發,使得定序成本更下降至一萬美元,2016年完成一個基因體定序的成本約為1,000美元。成本的降低,也使得基因定序的應用更加廣泛與普及。

次世代基因定序的發展,也加快學術單位對疾病相關的基因研究,讓疾病基因研究日益千里,從中發現許多可用做疾病檢測或治療後追蹤的基因,讓臨床可透過基因檢測評估治療效益,並為病患規劃更好的治療策略。次世代定序在生物技術產業中是常見的技術方法,但現行醫療的檢測方式仍以已商業化的試劑組為主,而以次世代定序作為檢測工具分析個人特殊的基因表現,因關係到病患的安全,對基因定序的過程及結果正確性需要更嚴謹的規範,以確保提供正確的醫療判斷資訊。一般而言,用於疾病檢測的工具都需要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並取得衛生主管機關的核可才准許上市,然而科學的快速發展,新檢測方式在數年的臨床試驗與行政程序之過程中,將可能被更新及更有效的檢測取代,新一代的檢測方式也會遇到需要經過數年臨床試驗的問題,使新穎的醫療技術無法及時拓展,而產生不利醫療產業發展的惡性循環。

基因定序精準醫療Taiwan BiobankLDTs法規資料庫整合個人化醫療產業聚焦醫療科技創新法規配套大數據應用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