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滿足農業所兼具的多功能目標——專訪農業科技前瞻體系之建立計畫命題委員會總召集人蘇仲卿教授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滿足農業所兼具的多功能目標——專訪農業科技前瞻體系之建立計畫命題委員會總召集人蘇仲卿教授

採訪、整理/黃奕儒  (2009/12/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12期》

蘇仲卿教授為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生物化學所博士,歷任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所長、「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科技計畫」總召集人等。由於蘇顧問個人學識涵養非常豐富,且對於農業整體發展規劃有非常深闢的見解,故在本次「農業科技前瞻體系之建立」研究計畫中,特邀請蘇顧問擔任命題委員會總召集人。本次專題特邀請蘇顧問,針對農業科技未來重要發展議題及命題委員會之相關規劃,分享其經驗與見解,希望使讀者更能掌握農業科技前瞻之構想。


建立農業科技發展共識與促進農業轉型成功

請問您認為進行農業科技前瞻規劃有何重要性?

以國土使用型態而言,我國可謂以農立國,但隨著農業對經濟發展所產生貢獻愈來愈低時,所受重視程度也逐漸下滑。而相對於醫學的高研發與資源投入,農業在科技研發方面並沒有得到其應有的重視。因此,本次在農委會的支持下,所進行農業科技前瞻規劃,將可使未來農業科技發展方向更清晰。

科技前瞻計畫之推動對我國農業而言尚屬新興方法,需透過國外成功經驗與所研發之技術分析模式,並結合社會經濟需求、未來情境分析與國際文獻發展趨勢分析等方法,建立完整的技術篩選機制。在過程中透過專家網絡協助科技前瞻之推動,以建立農業科技發展共識與促進農業轉型成功。另一方面,過去農業科技政策擬定,皆透過由下而上的決策機制與少數專家群決定,較少考量社會需求趨勢。然而跨領域知識融合帶動科技創新,傳統農業也面臨創新知識的考驗,透過科技前瞻規劃體系,除能整合資料庫與國內研發能量,並可透過專家網絡聯繫關係,凝聚各界對農業科技前瞻發展方向之共識,有助於傳統農業走向跨領域之創新與提高產業附加價值的利用。

事實上,目前的環境已經更為成熟,農委會近年來積極推動農業科技計畫的產業化,並更注重跨領域間的技術連結,因此,在此時進行農業科技前瞻,將對未來農業科技發展有相當大的貢獻。

請問在本次農業科技前瞻規劃中,命題委員會扮演的角色及其功能為何?

命題委員會的任務在於負責技術趨勢評估與提出德菲問卷議題清單,為前瞻活動核心組織。由於農業為具多功能性之產業,除了其生產能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外,並兼具生態、環境等外部功能,因此,在進行農業科技前瞻時,如何同時兼顧跨領域間的議題呈現與整合,將是本次農業科技前瞻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本次的命題委員會中,命題委員共分成農業技術、農業政策與科技管理、防檢疫E化、環境資源、森林與自然資源保育、畜牧、漁業、食品、生物技術10個領域,就是希望能完整呈現不同領域間的未來重要科技發展議題;同時透過各領域議題的融合整併,最後所呈現出來的命題,即能達到跨領域科技整合的目的,同時亦能滿足農業所兼具的多功能目標。


農業經營及發展方向的重要基本方針

請問您認為未來農業科技發展之重要命題擬定需考慮哪些因素?

事實上,所謂的命題即為未來農業科技發展的重要議題,因此,在命題的過程中,必須將每一項命題的功能及其技術作清楚的描繪,方能使未來德菲問卷受訪者能清楚掌握每一項命題的內涵。此外,在命題擬定時也必須考量與政府施政目標間的連結。基本上,未來技術的發展必須是以支持政府施政目標為前提,亦即政策方向與科技發展必須一致,如此科技發展之成果方能達到其最大的效益。

農業科技前瞻跨領域整合德菲問卷技術篩選機制農業轉型策略農用地保護永續農業生態系服務多功能農業政策協同創新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