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策略面】2 能源轉型下,天然氣供應穩定與安全存量探討
徐瑋成、劉淑華 (2018/06/08) 《台經月刊第41卷第6期》
我國政府欲達成「非核家園」目標,致力推動能源轉型與溫室氣體減量等相關政策,除致力發展再生能源,並欲提高天然氣(natural gas)發電占比,天然氣未來將成為能源發展主軸。我國因自然資源稟賦不足,天然氣須仰賴自國外進口,才得以滿足消費需求,然而近年天然氣需求快速成長,國內近年無新建天然氣接收站與相關輸儲設備接收站利用率過高,增加營運與操作風險,不利維持天然氣穩定供應。另外,為避免偶發事件影響供應之穩定,亦需思考訂定天然氣安全存量之必要。
本文針對國內天然氣之需求與供應之充足性進行介紹與分析,後半段將著重於探討訂定安全存量之目的,與亞鄰國家安全存量之規範,並提出安全存量訂定所面臨之課題。
我國天然氣供需概況
(一)天然氣需求量增加
近年我國燃氣發電量之提升與工業部門逐漸增加使用,使天然氣消費大幅成長,2008年我國消費量約為911萬噸,2017年消費量已增加至1,679萬噸(圖1)。電力部門為天然氣消費之最大宗,占總體消費量約80%,工業部門則次之,約占11%,顯見天然氣消費主要用於發電。由於我國2017年燃氣發電占比約為34.7%,因應未來能源轉型目標,天然氣發電占比提高,使天然氣需求量亦隨之增加。
圖1 天然氣消費需求趨勢
(二)我國天然氣進口設施概況
我國因自產天然氣產量不足以滿足國內消費需求,須自國外進口液化天然氣(LNG),中油公司則為國內現行唯一進口業者,透過永安接收站與台中接收站進口液化天然氣,再經由陸地管線與海底管線構築之管網系統,將天然氣輸送至國內電業、工業與民生等各類用戶。中油公司永安接收站規劃營運量為1,050萬噸/年,台中接收站為550萬噸/年,總體規劃營運量為1,600萬噸/年(表1)。
能源轉型、天然氣供應、燃氣發電、安全存量、接收站利用率、儲存風險、能源安全、進口調度、供應穩定、政策規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