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防疫科技發展與產業趨勢分析
郭戎晉 (2021/06/09) 《台經月刊第44卷第6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公布的統計資料,截至2021年4月18日為止全球COVID-19確診人數達到1.4億人,死亡人數則為300萬人。在疫苗全面施打並證明確實有效之前,如何降低COVID-19的接觸傳染風險仍是此一世紀疾病對抗上最為重要的工作;而能否透過科技方式助益防範COVID-19,也成為各界共通關注的事項,並直接帶動「防疫科技」(Epidemic Prevention Technology)與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如同《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與《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Plagues and Peoples)等書籍探討的主題,人類文明的發展某程度而言就是與疾病對抗的連續過程,而千禧年過後陸續出現的SARS、H1N1、MERS及當前的COVID-19,更讓人們逐漸體認防疫將成為所謂的「新常態」。
2020年國內因疫情控制得宜,國人日常生活、求學與工作等各個層面並未受到COVID-19太大影響,相對地對於防疫科技的需求與感知,事實上未如疫情嚴峻國家強烈。然無論是疫情持續之際的實際因應作為,抑或鎖定疫後新常態的創新應用,相關防疫科技的快速發展無疑地催生了新一波的商業契機。
接觸追蹤App最先受到矚目與實際應用
(一)各國普遍採用接觸追蹤App
COVID-19的特性之一為近距離接觸傳播,因此各國都將掌握風險人員的足跡及接觸情形視為疫情控制最為重要的工作。在防疫工作導入科技前,傳統做法是透過詢問方式了解風險人員的接觸史,以利按圖索驥找出其他潛在的風險人員並進行檢測與必要隔離。然而人類記憶易於出現不盡正確或不完整情形,導致防疫推動上出現破口,也直接催生COVID-19接觸追蹤App的需求。
在COVID-19全球持續延燒下,截至2020年7月全球已有逾50個國家實際發布COVID-19接觸追蹤App,其中印度Aarogya Setu則是全球使用人數最多的COVID-19接觸追蹤App。根據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在2021年2月所發布的研究資料,COVID-19接觸追蹤App確實有助於減少感染。
觀察各國實際採用的COVID-19接觸追蹤App,大抵可區分為「集中式」與「分散式」兩種型態。
防疫科技、接觸追蹤App、區塊鏈、穿戴裝置、無人機、無人車、醫療物聯網、藍牙技術、數據安全、新常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