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檳州創意產業的回顧與前瞻
亞歷山大 ‧ 費爾南德斯、林士粧、潘怡潔 (2019/09/09) 《台經月刊第42卷第9期》
「創意產業」這個概念通常廣泛地指涉具有創造力、技術與才能的活動。而隨著知識產權的發展與使用,創意產業便具有創造財富與提供就業機會的可能性(注1),其所涉及的領域包括廣告、音樂、電影、藝術、建築、博物館和時尚等。
大約自1990年代開始,「創意產業」這個概念逐漸被廣泛使用,而這也搭配著數位時代所掀起的新浪潮,在各式領域中結合資訊科技,並透過商業應用而創造需求,包括設計、文字與音樂等。而在後工業時代的服務經濟領域,「創意」也迅速地成為發展第四產業(即知識經濟)的主要動力。
在馬來西亞脈絡下,早在1996年成立的「多媒體超級走廊」(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計畫,不但是達致「2020年宏願」的里程碑,也標誌著馬來西亞欲成為先進國的決心,而其關鍵在於知識經濟。至於檳州,2014年舉辦的「創意產業研討暨展銷會」(Penang Creative Industry Conference and Showcase),旨在彰顯本土創意產業的重要性,同時希望能推動發展或創建產業與終端客戶彼此的互動及聯繫。
透過對檳州現有社會資本與資源的回顧,本文期盼為文化、藝術與科技未來的發展提供更明確的方向。
在地語境下的創意產業
「多媒體超級走廊」是馬國旨在培育本地科技公司、吸引外國投資,及開發尖端數位技術與創意解決方案的平台(注2)。為了監督其發展,馬國政府也成立了「多媒體發展公司」,現已改名為「馬來西亞數位經濟機構」(Malaysia Digital Economy Corporation)。由此可見,科技公司在馬國創意產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也因此,馬國的知識經濟被認為過度著重於科學與技術(注3)。
檳州、創意產業、文化創新、數位經濟、人才培育、藝術設計、多媒體內容、文化政策、科技創新、知識經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