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中國財政狀況及其變動趨勢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中國財政狀況及其變動趨勢

孫林(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2015/10/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10期》

當前中國財政收支狀況

(一)財政收入增速持續放緩

多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為財政收入平穩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94年實行的分稅制改革,有效地實現了財政收入快速增長。自1992~2013年中國財政收入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2010年和2011年增速更分別達到21.3%和25%,財政實力不斷增強。1994~2014年中國GDP從人民幣4.82萬億元增加到63.65萬億元,增長了13.2倍;而國家財政收入則從5,218.10億元增加到140,350億元,增長了26.9倍;中國國家財政收入相當於GDP的比重從10.8%上升到22%。

不過,近幾年來中國財政收入增速不斷放緩。2012年財政收入增速降至12.9%,2013年下降到10.2%。根據中國財政部公布的資料,2014年全國一般公共財政收入人民幣140,350億元,比上年增加11,140億元,增長8.6%。其中,中央一般公共財政收入64,490億元,比上年增加4,292億元,增長7.1%;地方一般公共財政收入(本級)75,860億元,比上年增加6,849億元,增長9.9%。這是自1991年以來中國財政收入增速首度跌至「個位數」,年度8.6%的增速創下近23年來新低。 

財政收入增速迅速跌入個位數,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增速放緩。從中國政府公布的資料來看,由於2014年工業生產、消費、投資、進出口、企業利潤等指標增幅均不同程度回落,全國增值稅、營業稅、進口環節稅收、企業所得稅等主體稅種增幅相應放緩。例如,中國國內增值稅同比增長7.1%,扣除營改增轉移收入因素後增長2.5%,增幅偏低;營業稅同比增長3.2%,與2013年9.3%的增速相比,下滑明顯。其次,中國政府推行的減稅政策也影響了財政收入。正在進行的營改增試點,以及一些扶持小微企業的政策,都對稅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減收。中國國家稅務總局資料顯示,2014年營改增試點合計減稅達人民幣1,918億元。此外,房地產市場調整影響擴大,商品房銷售額明顯下滑,也使得與之相關的房地產營業稅、房地產企業所得稅、契稅、土地增值稅等回落較多。整體來看,過去支撐中國政府財政收入高增長的因素紛紛減弱甚至逆轉,對財政收入造成了多重制約和限制。

根據中國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人民幣154,300億元,增長7.3%,這一增速目標明顯低於2014年8.6%的增長。根據中國財政部資料,2015年1~7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3,84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5%,同口徑增長5.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008億元,增長5.8%,同口徑增長5.5%;地方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0,841億元,增長9%,同口徑增長5.3%。總體來看,2015年1~7月中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幅比2014年同期回落3.1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增長呈中速偏低態勢。

財政收支矛盾地方政府債務剛性支出分稅制改革預算赤字債務置換稅制改革舉債風險經濟下行財政透明度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