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以Top-Down方式制訂之前瞻研發計畫——美國DARPA之啟示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以Top-Down方式制訂之前瞻研發計畫——美國DARPA之啟示

周霞麗  (2009/02/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2期》

研發計畫需要許多創新想法,找到創新的想法很難,找到好的創新計畫又符合政府政策的更難,以往政府皆仰賴財團法人研究機構或者大專院校學者,研擬科技研發計畫構想,並由政府編列經費委託法人研究機構來執行。當產業技術快速變遷的環境下,政府需要有願景的想法,由上往下(Top-Down)方式提出政策所需的前瞻研發構想,並由有能力的學研機構提出執行計畫內容。本文將藉由美國國防部預算所成立的DARPA計畫構想形成與執行管考機制,來檢視我國政府之創新前瞻計畫未來可以形成之方式。

 

美國DARPA成立背景與計畫重要性

1958年美國為因應蘇聯日益增強的科技實力,考量維持美軍的科技優勢,和維護國家安全,因此依照國防科技前瞻研發任務而成立國防前瞻研發計畫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以下簡稱DARPA)。DARPA同時扮演科技規劃和管理的重要角色,結合產官學研各界能量投入先進科技的研發,彌合基礎研究和軍事用途之間的縫隙,並提供國防部在推動國家安全的技術與產品革新。

DARPA主要從事發掘尚在想像階段之一些構想(Idea),並不侷限於軍事領域,因此會著眼於可解決特定問題之創新、前瞻性的科技,最著名且最經典的科技為目前全球皆在使用的網際網路(INTERNET)技術,以及無人駕駛(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技術。由於DARPA管轄範圍廣泛且前瞻,對於美國甚至全球之科技影響甚巨,美國國防部每年將其預算的四分之一編列約30億美金給DARPA,顯示國防部對於DARPA的重視,而該經費超過90%為委託學校及業界執行相關計畫,其中前瞻計畫與應用研究比例超過總預算的九成(如附表)。




附表  2005~2007年美國國防前瞻研發計(DARPA)預算一覽表

 

DARPA主要依賴專案經理(Program Manager, PM)的團隊運作,以Top-Down專案規劃方式,由具各領域技術背景之專家來擔任計畫形成之推手,PM對所管理的經費及計畫內容有決定權。


DARPA計畫形成機制與審查重點

由於DAPPA的計畫皆以創新前瞻的技術研發為主,因此如何形成或找到很好的構想與計畫,必須有一套完整的作業流程來執行,原則上該流程包括:首先由DARPA根據其設定之領域範圍,做構想的蒐集(Call for Ideas),而該構想的蒐集管道有從國防部上層下來包括:國防部秘書處、資深將領、作戰單位需求、其他政府單位等,也有從下而上的方式取得包括:執行計畫同仁、產業智庫、國際技術調查、SBIR計畫結果建議、DARPA計畫結果發現等;之後DARPA會將所蒐集來的構想分類並篩選不錯的點子,並邀請好的構想提案人到DARPA內部進行閉門座談(Closed Forum)簡報;接著DARPA的PM將針對已經討論過的研發構想,撰寫成計畫需求公告(Request for Proposal)的規格,之後才由DARPA進行對外計畫需求邀標(Call for Proposal)的動作;通常美國具研發實力的業者或大學會注意DARPA的公告或邀標訊息,並提出符合DARPA需求的研發計畫,DARPA將在一定期限內召開計畫審查會議(Review Committee),並由PM來主持;最後則需要召開預算審核會議(Budget Meeting)核定各個計畫之補助金額,作為DARPA年度預算支出之根據。

DARPA的研發計畫審查與評鑑的重點包括:本計畫目的為何,想要解決甚麼問題;本計畫的執行方法以及執行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相關限制;未來執行本計畫時如何克服相關限制以及改善成效,可以改善多少;如果本計畫成功,將會改變甚麼(技術?產品?國防?產業?民生?…等問題);本計畫預計計畫查核點的技術產出物為何;本計畫的執行成果預計在技術移轉的策略為何;而技術移轉的代價是甚麼;本計畫內容是否確實可執行;執行本計畫的充分性或必要條件是否足夠、本計畫的成果、效益與影響評估。

DARPATop-Down研發計畫創新科技專案經理科技研發前瞻技術政策規劃跨部會合作科技轉化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