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從動力手工具產業看台灣製造業發展之道
鄭漢榮 (2015/02/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2期》
台灣多年來的發展模式中,各產業的代工、製造一直就是核心能耐,不論是資訊高科技產業還是傳統產業都是如此。以中部精密機械聚落來看,這一條沿著大肚山台地,長約60公里、寬約14公里的鄉間,藏著1,000多家精密機械、上萬家的下游供應商,就業人口超過30萬人,年產值新台幣9,000億元,是全球單位面積產值第一,密度最高的精密機械聚落。全球重要汽車業者,美國的通用、德國保時捷、韓國現代汽車產製新產品時,都需要來台灣尋求協助。
不過,在以資通訊新興技術所帶動的智慧科技浪潮下,後續不但將會影響到家庭生活、農業、城市的發展,更預期將會對「製造業」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在全球各國的製造業政策中,包括德國的「工業4.0」,就是要引導其製造業朝智慧製造整合的方向移動。當然,在這樣的趨勢下,特別是面對各製造大國的持續進步,過往台灣所累積各產業的製造能耐,已經不能在僅僅依循過往透過技術精進、提升效率與品質的方向而已,如何做整體的檢視,並且做整體營運模式的調整,會是不容易但是非常重要的策略方向。
因此本文將以此產業為標的,透過相關次級資料、個案訪談與專家會議所整理出的各種研究成果,從產業現況與發展趨勢、目前技術瓶頸、產業發展策略建議等三方面依序深入剖析,為台灣動力手工具製造業找出投入政策資源協助的原則,及如何應用台灣資通訊能耐以協助廠商轉向製造業服務化發展,並供未來台灣製造業其發展及政策擬定參考。
產業現況與發展趨勢
為瞭解台灣動力手工具製造業的發展前景,本研究在此首先觀察全球動力手工具市場的未來發展重心(圖1),全球動力手工具市場於2016年的需求將達281億美元,其比重按照地理區域分別為北美31%、亞洲27%、西歐26%、其他16%。若從國家的觀點分析,全球動力手工具市場的最主要成長動力來自於美國,但是其他新興市場如中國、印度之市場重要性亦不可小覷,特別是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的市場,僅次於美國。
圖1 2016年全球動力手工具市場需求概況
而觀察台灣動力手工具製造業之產值與外銷比發展情形(圖2),台灣動力手工具製造業之產值自2001年之新台幣89.79億元以來逐步成長,雖曾於2007年達到142.9億元的高峰,但之後於2008年、2009年產值受金融海嘯影響而下滑,但之後即回復成長,2011~2013年間維持近120億元之水準。外銷比方面,台灣動力手工具製造業以外銷為主,但自2001年起呈現逐步下滑情形,雖然於2013年已回升至83.17%,但與2001年之90.37%相比仍有約7%之差距。綜上,可知台灣動力手工具製造業雖為台灣賺取外匯之重要傳統產業,但產值與外銷比和過去相較仍有進步空間。
動力手工具、智慧製造、製造服務化、資通訊整合、數位扭力工具、產線自動化、機電整合、產業聚落、轉型策略、中小企業創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