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建立數位政府核心基礎
江守斌 (2024/06/10) 《台經月刊第47卷第6期》
觀察丹麥、韓國、愛沙尼亞等國際案例可知,數位政府的成功依賴完善的數位身分與認證機制,這顯示出數位身分是數位政府發展的核心要素。我國需要從民眾角度出發,打造以民眾為中心的數位政府,而當前首要瓶頸是法制環境,只有建立安全可信的數位應用環境,才能促使民眾與企業大量使用;其次,需要系統化分辨民眾和企業的互動需求,通過跨部會協作,訂定各單位的數位服務目標,並持續觀察與檢視,才能成功引導政府加速數位轉型。
近年來打造數位政府已成為全球各國在面對當今數位化與人工智慧浪潮下的關鍵發展目標。何謂數位政府?根據國際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定義,藉由使用數位科技來實現政府現代化戰略的一環,旨在創造公共價值。打造數位政府的核心目標是設定可衡量的社會管理目標,並通過數據驅動(Data Driven)方式進行政策制定與執行,並從而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問責度。最終,政府藉由導入新興科技並打造數位政府提高運作效率,民眾則可更加方便地存取政府提供的服務,實現雙贏效果。
然而,要打造成功的數位政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數位政府的建立代表國家行政部門整體將進行數位轉型,轉型過程中將包括規劃與建立數位化的政府內部結構與流程、資訊的收集、運用與管理等,這些將成為構建數位政府的挑戰。但這些都僅僅只是在打造政府所想要的數位化,接下來必須滿足民眾對於數位政府的期望,政府藉由持續性的與民眾進行溝通與互動,將民眾成為數位政府的核心。並具備開放、透明和民眾高度參與,才是一個成功的數位政府。過程中政府將面臨技術層面、設備更新以及文化和組織結構的轉變,最終完成數位轉型,並建構出符合民眾期待的數位政府。
對於我國數位政府現況,觀察我國數位化政府建設歷程,最早可追溯於1982年,由行政院提出「行政院資訊發展推動小組」到「服務型智慧政府2.0」。我國政府透過一系列的政策調整與規劃,正在逐步建構出符合我國情境的數位政府,但相較於國際上之典範,如丹麥、韓國及愛沙尼亞,我國目前所建構的數位政府不論在基礎建設、政策規劃與相對應配套措施仍有許多改進之處。
對此,本文蒐集主要國際組織對於衡量數位政府指標,以及相對應標竿國家在打造數位政府之特點進行討論,並為我國後續推動數位政府的策略做法提供政策建議。
根據2023年的數位政府評比結果,OECD選出目前全球數位政府指數最高的國家為韓國,其特點為數位化設計、資料導向、默認開放、政府平台角色、使用者導向,以及主動性。
數位政府、數位轉型、數位身分、數據安全、數位服務、跨部會協作、數位基礎建設、民眾信任、政策制定、政府效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