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小農整合邁向全球化的典範——紐西蘭恆天然合作社集團Fonterra案例分析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小農整合邁向全球化的典範——紐西蘭恆天然合作社集團Fonterra案例分析

陳政忻、劉依蓁  (2013/03/08)    《台經月刊第36卷第3期》

紐西蘭是一個小型經濟體,人口只有台灣1/5年代靠農產品出口英國市場累積經濟實力,整體產業以農業為主,今天的紐西蘭將科技投入農業生產,讓農業轉型為高生產力的產業,成為紐西蘭經濟和出口的主力。在眾多農牧產品中,紐西蘭的牛乳已在全球建立高品質的形象,並且為該國帶來大量外匯收入,依據聯合國糧農組(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的統計資料顯示2011年,紐西蘭的牛乳無論在產量及產值,在該國所有農牧產品中都居首位(1),另2010年紐西蘭的全脂奶(Milk Whole Dried)出口量值均為世界第一。一個地處南半球的島國,何以能將該國乳品拓展至全球,成為一方之霸,該國乳品產業的品牌全球化亦是各國學者研究之課題。

 

1 2011年紐西蘭農產品產量及產值
 

恆天然合作社集團有限公(Fonterra Co-operative Group Ltd)簡稱「恆天然」(2),總部位於紐西蘭奧克蘭Fonterra成立200110月,其性質原是一家合作社,整合旗下乳品公New Zealand Dairy GroupKiwi Co-operative Dairies及紐西蘭乳品(New Zealand Dairy Board, NZDB),成為世界第一大的乳品出口商及世界六大知名乳品公司之一,是紐西蘭當地最大的公司,其產權屬於全國11,000家牧場,透過紐西蘭當10,500名酪農股東Fonterra一年的集乳量可高140億公升,產量相當於提供全球每人兩杯牛奶。
 

2 Fonterra商標

 

發展歷程

Fonterra成立至今不過十多年的光景,但該公司的成立背景,卻是紐西蘭整體乳品產業發展的縮影(3)。紐西蘭乳業始1814年,由傳教Samuel Marsden將一頭公牛及兩頭小母牛帶進紐西蘭後,以當地適宜的氣候條件促使該國的乳品產業穩健成長。紐西蘭的第一家合作社1871Otago半島所成立一間起(cheese)公司,以將資源集中獲得益處。時20世紀,紐西蘭的乳品合作社擁有多數的乳品工廠,年代更高400家的合作社。與此同時,乳品合作社開始在海外販售其乳製品;然而,這對數以百計的紐西蘭小型乳品公司而言,要將資源投入服務海外市場是相當困難的。因此1923年政府設立乳品出口製造管控委員(Dairy Export Produce Control Board),以控制所有的乳品出口。

 

3 Fonterra發展歷程

 

雖然紐西蘭政府開始管制乳品出口,但仍允許酪農進行新市場的開發,以賺取更多的利潤,因此,紐西蘭乳品產業1930~1960年之間蓬勃發展。同時,乳品業也開始進行整合,各合作社致力提升其效率,而運輸及冷藏技術的改進更進一步提升效率。諸如1951年以集乳(tanker)收集生乳,並1955年導入在農場將生乳冷卻之措施。到了年代,原400家的合作社已整併168家。

Fonterra 模式農業合作社乳品產業垂直整合品牌行銷價值鏈管理全球市場布局紐西蘭酪農食品安全農企業經營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