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我國再生能源應用之挑戰與契機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我國再生能源應用之挑戰與契機

胡心慈‧石莉涵  (2007/08/06)    《台經月刊第30卷第8期》

長久以來能源供需多偏重於化石燃料,但蘊藏終有耗竭之日,且使用容易造成二氧化碳排放,在全球因應氣候變遷與環境保護的意識高漲下,發展具有潔淨及具自產特性的再生能源,被視為解決地球暖化與能源耗竭的可行方式之一。目前世界主要國家已積極推動新潔淨及再生能源政策,將再生能源的發展及應用,列為其能源政策裡重要的一環,期望在兼顧能源多元化及環保的前提下,改變能源結構,以再生能源替代傳統化石燃料,並與提高能源效率相互配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何謂再生能源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UNEP)的定義,「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係指理論上能取之不盡的天然資源,過程中不會產生汙染物,例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水力能、海洋能、生質能等,都是轉化自然界的能量成為能源,並在短時間內(幾年之內,相對於億年以上才能形成的石化燃料)就可以再生。然而再生能源具有供應不穩定、高開發成本及高技術門檻之問題,因此再生能源欲完全取代石化燃料之使用,非短期間可見之情形。

 

國際再生能源發展趨勢

(一)太陽光電技術

一般來說,太陽能之應用技術可分為光電技術及熱能技術兩部分。太陽光電技術早期應用於提供人造衛星和太空船動力,以及偏遠地區之發電所用,1970年代全球石油危機1990年代環保意識高漲之後,美、日、德等先進國家開始推動大規模發展計畫,設置發電系統,即使2000~2004年全球不景氣時,全球太陽能光電產業仍30%以上的成長率。太陽熱能技術1970年代以來即受到重視,特別是美、日、澳等國,在許多應用領域方面已有相當成熟的研發成果。

(二)風力發電應用

在風力方面,目前在風力發電應用的國家以丹麥,荷蘭,德國及美國等國家較多。而如以電力使用配比來看,丹麥的風力發電約占全國電力消耗量8%為最。丹麥為歐洲開發風力發電之先驅;德國及西班牙則由於政策之獎勵,近年來裝置容量成長極為快速,遠高於其他各國。歐洲風能協會更2003年之Wind Force 12」報告中提出2020年發電產量達到全球電力產量12%的願景。

(三)地熱能與其他再生能源

在其他再生能源方面,地熱能之應用風潮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截2004年為止,全球共25個國家設有地熱發電廠,總設置發電量計有8,735MW。水力能發展已久,鑑於興建大型水庫對生態之破壞,未來之開發應以中、小型水力機組為主。海洋能為不受限於陸地空間之巨大能量能源,目前世界上已有潮汐、潮流、波浪及溫差發電廠在試驗運轉中。生質能係指利用生質物轉換後取得電或熱能之能源,依IEA 2004統計資料顯示,生質能為僅次於水力能之再生能源發電能源。

再生能源太陽光電風力發電能源政策永續發展能源結合應用產業利基國內技術自主能源減少碳排放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