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從成功案例觀察台灣的台日合作策略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從成功案例觀察台灣的台日合作策略

鄭漢榮  (2012/12/10)    《台經月刊第35卷第12期》

台日合作之機會與挑戰

   日本目前面臨諸多考驗,如日圓升值311大地震等國內困境,又ECFA使台灣得以更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日商受釣魚台中日紛爭衝擊在中國之市場表現等因素,在在使台日合作成為近來之熱門議題。而且台灣人對於日本相關文化與語言相對熟悉,因此在溝通上亦較無隔閡,故台日合作的確有先天上之默契優勢。除此之外,由於日本在品牌、管理、技術方面雖有所擅長,但降低製造成本、國際化等能力卻有待補強,因而使台灣成為具備互補性質之適當夥伴,也讓台日合作之議題持續升溫。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在為日本提供成本與通路優勢時,同時也該思考如何藉日本之力使自身技術得以成長,但國際間的合作往往瞬息萬變,藉其他國家進行技術提升未必是最好的選擇。以韓國為例,過去為強化火箭科技而與先進工業國家俄羅斯進行共同開發,藉以引進俄羅斯之技術,但在俄羅斯的拒絕合作下使韓國火箭發射計畫宣告失敗,甚至欲分析試射失敗飛行資料亦受俄羅斯掣肘,有相關評論認為若韓國當初決定自主研發,即不會落得此一困境。由此可知,國際的合作與背叛、技術的依靠與依賴,往往僅有一線之隔,如何在極大化國際合作之益處、極小化依賴他國之壞處間求取平衡,即為最關鍵之課題。

   為此,將分析相關傳統產業之台日合作經典案例,從中尋找雙方合作方式之特點。惟因缺乏該領域之整體資料,因此本文嘗試從工具機產業之個案訪談所整理出的業界想法,尋找台日合作可能之方向,結果發現台灣的自行車與製鞋產業實行「豐田式生產」(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TPS)之後,不僅產業競爭力提升,同時也為自身帶來台日合作之契機;而與該工具機產業相關人士對談後更印證,豐田式生產同時促進了台灣產業自主發展與催化台日合作氛圍之概念,顯見其可作為推行台日合作之重要措施。

 

台灣自行車產業

   過去台灣自行車產業一開始僅供給內銷,之後逐漸轉型成為自行車出口大國。但八年代後期,許多問題開始浮現,如新台幣升值不利出口、工資上漲、對中國投資限制放寬等因素,許多業者開始把生產業務外移至中國,形成產業空洞化,使台灣自行車產業之存續受到挑戰。

   為突破自行車產業之發展困境,台灣自行車界之兩大龍頭整車廠商巨大與美利達,於2003年發起A-TEAM」之計畫,並邀請旗下11家零組件供應廠參A-TEAM,透過日本知名汽車廠商豐田於台灣之關係企業國瑞,將豐田式生產引入台灣自行車界,使得龍頭整車廠商能夠與上下游協力廠商一同合作,並且藉彼此之間的經驗分享互相學習,共創良性競爭之成果。茲A-TEAM之特色詳述如下:
(一)不斷精進的發展過程

   A-TEAM之發展歷程至今共有幾個階段2003~2008年之重點主要在於生產製造能力的共同精進、新產品開發能力的強化等方面,而且2005年時已將銷售通路放在專賣零售(Specialty Bicycle Retailers, SBR),希望能夠超越其他通路。

   但進入2009年之後A-TEAM之經營方針大幅度進化,其銷售目標提升為滿足全球專賣零售商之需求,而且將原有之產業群聚從台灣擴大至全球,希望能與全球自行車業者結盟而形成一平台,讓台灣成為全球高級量產化自行車及零件的研發與供應重鎮。除此之外A-TEAM亦致力於品牌價值的提升,以及相關自行車活動之推行,如建構台灣成為自行車島、會員車隊聯誼活動、推廣台灣本土自行車騎乘文化等活動。
(二)獲得日本關鍵零組件廠商重視

   台灣自行車界,長期以來面臨一大困境,那就是關鍵零組件的變速器,始終仰賴日本的島野(SHIMANO),該公司由於把持關鍵零組件之技術與專利優勢,如同電腦產業中英特(INTEL),往往台灣廠商只能配合其產品規格標準化作更改。A-TEAM成立之初,島野並不看好此一舉動,但A-TEAM運作之後,台灣龍頭整車廠商之一的美利達即有車款之煞車與變速器採用台灣廠商之產品,最後島野亦2007年決定加入成A-TEAM之國外會員。

   A-TEAM的成功結果,不但使整車廠與協力廠的技術有所提升及關鍵零組件國產化,亦將台灣自行車界的眼光提高至如何營造適合產業發展的大環境。上述的種種成就,除了當初自日本關係企業引入豐田式生產之外,更重要的是由A-TEAM成員持續不斷精進,因而吸引日本關鍵零組件廠商島野加A-TEAM,而非單方面的期盼與其合作的機會。

台日合作豐田式生產A-TEAM自行車產業製鞋產業產業升級工具機供應鏈整合精益管理競爭力提升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