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兩岸的美味關係——餐飲業的機會與挑戰
倪浩軒 (2010/05/05) 《台經月刊第33卷第5期》
兩岸經貿往來深化
近年來台灣和中國大陸的經貿文化、觀光旅遊往來頻繁。依據投審會資料統計,累計至2009年12月底止,赴大陸投資有37,771個投資項目,金額827億美元,占同期台灣對外投資總額56.8%。在貿易方面,2009年對大陸與香港的出口比重達41.1%,是我國第一大出口地區。自大陸與香港的進口金額為256.3億美元、比重達14.7%,是第二大進口來源。對大陸與香港貿易創造580.7億美元順差,對照同年我國對外貿易出超總額290.4億美元,對大陸的貿易依存之深可見一斑(圖1)。
圖1 台灣對大陸與其他地區投資貿易之比較
除了經貿之外,兩岸2010年4月時互相派駐的旅遊常設機構開始正式營運,此為60多年來首次互設帶有官方性質的代表機構,對於兩岸旅遊交流的正面意義不言可喻。據大陸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估算,2010年大陸來台旅客將會超過75萬人次,跟2009年相比成長了24%,而我國的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更樂觀的估算,2010年陸客來台有望突破100萬人次(圖2)。
圖2 2002~2009年大陸來台灣人數
在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潮流下,各行各業都出現了新的變化,其中民以食為先,餐飲業市場更是備受關注。不僅僅是每年逐漸增加數十萬來台陸客所帶來的餐飲消費支出,更重要的是大陸13億人口背後,可能高達2兆人民幣產值的龐大餐飲市場。因此,台灣餐飲業者進軍大陸市場的機會和優勢在哪裡?台灣市場面臨大陸餐飲業者的挑戰和威脅又在哪裡?具為本文所欲分析探討的課題。
台灣餐飲市場
就台灣餐飲市場的供給面來說,觀察自2001年以後台灣餐飲業的營業額逐漸成長(表1),同時住宿及餐飲業商業登記家數亦持續增加(表2),2009年首次住宿及餐飲業商業登記家數突破5萬。雖然台灣住宿及餐飲業的商業登記家數穩定成長,在此同時餐飲業營業額的年增率,卻於近幾年呈現停滯下滑的狀況(圖3)。
表1 2001~2009年台灣餐飲業營業額
表2 2004~2009年台灣住宿及餐飲業商業登記現況
圖3 2004~2009年台灣住宿及餐飲業商業登記和營業額年增率變化
再就台灣餐飲市場的需求面來說,近年台灣家計單位的非一般性消費支出,和其中餐飲類的消費金額,以及外食費占食品支出的比例波動均不大(表3)。再觀察近年台灣家計單位在食品飲料的消費支出,除了2006年特別高之外基本維持平穩,而外食占食品支出的比例也約略在20~25%間變動(圖4)。就需求面來說,台灣餐飲市場基本已經進入穩定階段,不會有大幅的成長。綜合而言,台灣現在的餐飲業呈現需求飽和,以及業者彼此高度競爭,但總體營業額成長有限的情況。好消息是外來人士帶來的餐飲消費,來台大陸人士的顯著提升,以及政府提倡觀光而有望持續成長。
餐飲連鎖、兩岸市場、陸客商機、服務創新、中階市場、品牌發展、經濟成長、內需擴張、經營效率、觀光消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