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審視新南向國家展覽趨勢,洞見我國未來產業契機
陳泓穎 (2019/01/09) 《台經月刊第42卷第1期》
會展產業所帶來的會展經濟,對於產業有強大的關聯性以及擴散效益之特性,並形成以會議與展覽為主體的產業型態。會議能促進國際間文化、學術、知識等交流,展覽則是使業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新資訊與商機,因此對於區域的重點產業而言,會議及展覽皆是資訊交流的重要平台。但近年會展不能只單單專注於產業本身的發展狀況,更必須掌握所在區域的產業脈動,配合地區經濟特色與優勢,以形成聚集經濟效應,才能充分達到會展與區域產業魚幫水、水幫魚的最大加乘效應。
在會展產業中,依據參展人員分類,可分為以企業為主的B2B (Business to Business)展或稱專業展,以及以一般消費大眾為主的B2C (Business to Consumer)展或稱消費展。基本上專業展代表一個地區未來高發展性的新興產業,或為在地的特色產業,例如:德國科隆的五金展(International Hardware Fair Cologne, IHF)為國際五金工具和DIY應用產業發展趨勢的指標性展覽、紐倫堡的國際玩具展(Spielwarenmesse),以及我國高雄所舉辦的台灣國際遊艇展(Taiwan Int'l Boat Show)等。
根據新南向政策之綱領,建立經貿、產業、文化等各個層面之連結,共享資源、人才與市場,以達到互利共贏的新合作模式。因此,從新南向國家近年所舉辦之展覽活動,瞭解新南向各城市未來趨勢產業,以作為我國產業對接的參考依據。
全球會展產業發展現況
依據全球展覽業協會(UFI The Global Association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以下簡稱UFI)於2018年7月公布的第21期「全球展覽景氣調查報告」(Global Exhibition Barometer)顯示(附圖),近十年來包括美洲、歐洲、中東―非洲、亞太等四個區域首次展覽產業景氣皆為正向的成長,2018年亞洲區域展覽營業額成長率超過10%,並且預估2019年上半年歐洲展覽營業額將會大幅成長,因此可知各國皆積極推動展覽產業,以展覽產業帶動整體經濟發展。
附圖 全球各區域之展覽業營業額成長率
亞洲會展產業發展現況
亞洲國家主要城市近年來更是以會展產業為發展核心,以提升城市的整體競爭力,UFI於2018年9月公布了第14屆「亞洲展覽業年度報告」,此報告涵蓋了大中華區及東南亞、日本、韓國、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亞、柬埔寨和緬甸等17個亞洲市場。
新南向政策、會展產業、展覽經濟、專業展、新興市場、產業對接、台灣會展、水處理產業、農業科技、國際貿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