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紅色供應鏈對我國半導體產業的影響評估
劉佩真 (2015/10/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10期》
中國半導體業發展現況
(一)中國半導體將迎來一輪長期向上的週期
半導體產業為尖端、具有高附加價值的行業,同時半導體一直處於資安的核心位置,對於整個國家經濟中可謂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關鍵性產業。而過去中國半導體國產化比例偏低,大部分需要從歐、美、日、韓、台等國進口,況且過去中國半導體發展結構並不健全,2013年中國積體電路進口金額甚至超越原油,成為第一大進口商品,耗費大量外匯,因而中國有關部門相繼推出多項獎勵政策,期望加強扶植自身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當中2014年6月24日發布的「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則是重要的轉折點,其獎助力道不但是史上未見,且政策層級更是提高到國家戰略高度,使半導體業成為中國各行業中最為完備的政策支持體系。
而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範圍涵蓋「設計―製造―封測―裝備/材料」全產業鏈,同時透過扶持國內龍頭及不斷購併,使境內企業可望獲得先進技術、優質客戶,打入高壁壘市場。此外,中國政府更直接在資金面上給予半導體產業支持,成立人民幣1,200億元的積體電路扶持基金;而中國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之三階段發展(表1)依序為到2015年,中國積體電路產業發展體制機制創新取得明顯成效,建立與產業發展規律相適應的融資平台和政策環境,產業銷售收入則將超過3,500億元。而到2020年,中國積體電路產業將與國際先進水準的差距逐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增率超過20%,企業發展能力大幅增強。到2030年中國積體電路產業鏈主要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一批企業進入國際第一梯隊,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事實上,在中央與地方自上而下的扶持,以及產業資金介入有利於橫向、縱向的購併,甚至海外收購,以實現技術與用戶端突破的情況下,中國半導體行業可望藉此迎來一輪長期向上的週期。
表1 中國三階段進展「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
(二)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業將加重先進封測領域的布局
若以中國整體半導體發展態勢而論,中國積體電路銷售額已自2006年的人民幣1,006.30億元,成長至2014年的3,015.40億元,且2010~ 2015年首季均維持雙位數的增長力道,而中國已形成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等三大積體電路產業區域,銷售收入占全中國整個產業規模的九成以上。另外中國積體電路業結構頭輕腳重的局面已逐步獲得調整,其中積體電路設計業職掌中國半導體產業鏈中增速最快的環節,而積體電路製造業目前發展狀況最為薄弱,將是國家基金重點支持的環節之一,預計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投資比重將有45~50%落於積體電路製造,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業則將加重先進封測領域的布局。
半導體國產化、積體電路、紅色供應鏈、記憶體產業、IC設計、封裝測試、晶圓代工、技術授權、產業整併、兩岸合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