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由服務貿易統計檢視我國服務輸出之挑戰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由服務貿易統計檢視我國服務輸出之挑戰

連科雄  (2013/11/07)    《台經月刊第36卷第11期》

全球價值鏈與服務貿易

   依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UNCTAD)出版2013年世界投資報(World Investment Report)所提出之觀察,一國在全球價值鏈Global Value Chain,簡GVC)的參與度愈高、由貿易所創造的附加價值亦較高。例如:新加坡GVC參與度82%、荷蘭76%、香港72%、台灣50%,皆是透過積極參GVC而取得較佳的發展。然而,並非所有擁有GVC參與度的國家,皆必然擁有較高的平均每GDP。例如:中國GVC59%、馬來西亞68%,但此兩國之平均每GDP皆低於我國,因此,積極融入全球經貿體系固然可帶動一國之經濟發展,如何取得GVC之中的有利位階,亦是關鍵因素,這除了與一國的產業科技發展程度有關外,亦與一國如何透過經貿談判取得有利的市場進入條件有關,透過在商品及服務貿易的輸出取得有利位階,可以使得經貿自由化的利益得以最大化。

   其中,服務業貿易自由化乃是當前各國貿易談判的重點項目,依WTO1991年所提出的服務部門分類表W/120表,可將各國的服務部門區分12大類、共160個業別,以之進行各國談判服務貿易開放的依據(1)。

   雖然各國積極發展服務貿易以融入全球經貿體系,依各國當前的國際收支統計表,相較於商品貿易可依海關HS codes分類還原至各個製造業部門,服務貿易之統計乃是分為運輸、旅行,以及其他商務服務共三大類別,並非W/120表所分類之業別進行,而其實際含括之項目亦不盡相同。因此,各國普遍面臨難以精準量化其服務貿易發展成效的困境。儘管如此,依各國的服務貿易收支表,以比較各國服務貿易之發展,仍為各國目前最為一致的做法。我國近年來對於服務貿易的重視亦是逐年提高,產官學研各界積極的構思相關政策工具以推動其發展,本文藉由標竿對比台灣與主要國家的服務貿易統計,以作為各界評估我國服務貿易輸出之挑戰的參考。

 
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現況

   依WTO2013World Trade Report,全球貿易總額2011年達448,147億美元;其中,商品貿易81.9%、服務貿易18.1%。中國雖然已經是全球最大之商品貿易國家,服務貿易則是以美國、英國、德國為全球的前三大出口國。

   依各國商品及服務貿易占全球的比重可看出(表1),除了德國與日本外,歐美國家大致呈現服務貿易比重超過商品貿易比重的情勢。就我國而言,我國在商品貿易上有突出之表現,居於全球18大貿易國,出口與進口占全球的比重分別1.68%1.53%。然而,相較於商品貿易,我國在服務貿易上則相對弱勢,出口與進口僅占全球1.10%1.06%,此一比例相較於韓國、香港、新加坡皆明顯偏低。此外,我國服務貿易占總貿易額的比重12.99%,亦低於全球平均(18.1%)、更遑論先進國家之比重,例如:美國20.67%,荷蘭16.65%2)。因此,雖然服務貿易輸出未能由服務貿易統計詳實反映,但若欲提升我國服務輸出能力,仍應先從服務貿易的統計項目上,探索相關服務擴大貿易的策略方向,對此,可針對相關標竿國家之各業別服務貿易表現進行比較分析。

服務貿易全球價值鏈FDI投資數位服務輸出專利授權品牌行銷專業技術輸出服務附加價值競爭力提升國際市場開拓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