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自由貿易協定與台灣經濟安全
何振生 (2005/05/05) 《台經月刊第28卷第5期》
簽署協定的國家有大量增加的趨勢
近年來,國際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s)(以下簡稱FTA)的數量,有大量增加的趨勢。舉例來說,日本已與新加坡簽署FTAs,並計畫與其他國家繼續開展FTA。日本與新加坡簽署FTA有著指標性的象徵。這是由於日本長久以來的經濟政策,考量FTAs可能衝擊到國家經濟安全,而堅持不與他國簽署FTA,僅支持WTO開展多邊貿易自由化的方式。也因此,日本與新加坡簽署FTAs對於其他國家而言,具有指標性的意義。這象徵著日本認為簽署FTA對於國家經濟安全上有正面的強化作用。而從台灣的個案來看,我國已與巴拿馬簽署第一個FTA,並尋求增加FTA的簽署數量。因此,台灣本身亦相信,FTAs對於經濟安全有助益。
本文目的在分析自由貿易協定與國家經濟安全的關係,並探討經濟安全的定義與內涵,以及其對於國家的重要性,同時藉由介紹各種不同FTA的模式,提供國人進一步認識FTA的機會。從而提供台灣在面對國際簽署FTAs的趨勢中,台灣該如何因應的建議。
全球互賴之下,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性
(一)更多正面接觸的機會將產生一個祥和的世界
早在全球化成為熱門話題的數年前,Keohane及Nye便曾著書描述國際事務的特徵。他們認為世界政治具有複雜的相互依賴特徵(Keohane及Nye 1989, p.23),而這兩位作者所提到特徵,在現代的全球化世界還是繼續存在的,讓我們據此說法來回顧Keohane及Nye對各國間管理業務的看法。所謂複雜的相互依賴特徵,是表示一個具有多重管道且互相交錯連接社會情形,例如世界各地政府官員能夠接觸頻繁,而非政府官員的其他精英分子,也可以經由相關業務擁有足夠的互動機會。再者,諸如跨國公司因為擴大其經營範圍,而造成許多國家的國際機場的忙碌情形,在在都說明國與國之間存在多種接觸管道的事實(Keohane及Nye 1989, p.22~26)。由於引進新技術促使旅行及溝通方式較過去更為快速和便宜,這些接觸管道將繼續擴張、增強。噴射飛機的發明讓人們可以從事更快更遠的旅行,而目前波音公司甚至計畫建造更快速的客機,且空中巴士也已推出客容量更大的飛機。在電信領域方面,網際網路提供人們可以經由電子郵件相互通訊的服務,這種服務不但更快且更便宜。無疑的,幾年後將可能會出現其他更有效率的通訊方式,重點是新技術的開發將導致人們從事更為頻繁的接觸,而更多接觸機會的正面結果將是產生一個祥和的世界。提升通訊對於解決人民、國家及組織間之衝突,將有正面的效應是可以預期的事實。
自由貿易協定(FTA)、經濟安全、多邊貿易、台灣經濟、杜哈回合、亞太經合會(APEC)、競爭力、國際經濟合作、政治合作、非關稅障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