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探討中國IC與TFT-LCD產業
盛九元(上海浦東台灣經濟研究中心秘書長) (2005/06/06) 《台經月刊第28卷第6期》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高科技的產業規模和研發能力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尤其是在資訊硬體生產和網路協定方面,更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目前中國在高科技發展上的重大進展集中體現在以下六方面:(1)中國的半導體工廠已向市場推出國產的新一代晶片(即“龍芯二號”),此舉使中國成為世界上能夠自主研發晶片的少數國家之一;(2)首次成功地揭開了水稻基因密碼,在生物基因、包括人類基因研究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3)以華為和ZTE為代表的中國網路設備供應商,已經與思科(Cisco)及北電網路等世界著名公司在市場上展開競爭,並且成功地打入技術標準嚴格的歐洲市場,成為歐洲移動通訊的主要供應商之一;(4)成功地進行飛船載人的空間飛行,並正規劃開展登月探險;(5)在超大型電腦製造方面取得突破,成為世界僅次於日、美能夠生產運算速度超過萬億次/秒(“深騰”超高速電腦)的國家之一;(6)聯想集團購併IBM全球PC業務,使中國IT業第一家跨國公司提前誕生,這是中國IT業領域第一次達到了全球競爭力的水準。這些成就的取得顯示出中國在高科技產業發展方面已取得較大的突破,從而再次成為世界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重鎮。
由於高科技產業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因而本文主要對目前中國積極推動的新興產業——積體電路(IC)與液晶顯示器(TFT-LCD)產業進行分析,以反映中國在高科技產業方面發展的現狀及未來走勢。
中國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IC產業發展現狀
從2000年至2004年,中國半導體產量和銷售收入的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0%,是同期全球最高的,提前一年達到“十五”計畫的目標,銷售額達到545.3億元人民幣,比2003年大幅增長55.2%,產業規模在四年間擴大了三倍,在全球所占比重也由2000年的1.2%提高到3.7%(註1),從而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根據中國政府對於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在這一產業的發展中基本遵循“引進、消化、吸收”與“自主創新、構建完整產業鏈”的發展思路,強調由中央進行產業協調、以引進先進技術為核心來推動產業的發展。
中國高科技產業、IC產業、TFT-LCD產業、產業核心鏈、製造業、晶片研發、液晶顯示器、產業升級、產業集聚、價值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