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國際太陽光電產業及技術發展趨勢
蔡毓如、尤晴韻 (2020/04/09) 《台經月刊第43卷第4期》
依據SolarPower Europe於2019年發布之「全球太陽能市場展望報告」,於2012~2013年開始,太陽能發電成本相較於其他能源之發電成本為低(附圖),且甚至遠低於新建之核能發電廠及燃煤發電廠之發電成本。
附圖 太陽能發電成本與其他能源發電成本之比較
一般而言,太陽能價格在發展中國家高於在經濟政策穩定且信用等級高之國家,然而隨著來自國際貸方之支持,包含發展融資機構等方式,促使太陽能發展之相關風險於發展中國家大幅降低,進而使太陽光電產業於全球蓬勃開展,亦促進研究人員持續投入太陽能相關技術項目創新研發。本文將就太陽光電產業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太陽能相關技術現況進行說明。
太陽光電產業發展趨勢
(一)太陽能及儲能數位化
太陽光電產業於全球迅速發展,且於先進能源市場已達到顯著市場份額,然而,若欲將太陽能作為未來能源系統之支柱,需進一步結合儲能以充分發揮太陽能之潛力,產生更廣泛之應用並滿足不同能源需求。世界各地之能源系統皆面臨再生能源比例持續增加之情形,未來當再生能源達到高占比,電力供應商將由符合供應之所需轉而著重於符合電網之所需,對此,儲能扮演之關鍵角色包含於高電網需求期間提供電力,以及避免電力於電網負需求期間削減。
由於現階段已能對電網進行智能控制,公用事業規模之太陽能發電廠能為電網提供靈活服務,使系統營運商能快速適應電力變化。未來隨著儲能比例增加,充分與太陽能結合後,可以在一天中任何時間供給太陽能電力,提供與傳統電網相同或更加之服務,並能提供比傳統更具可靠性之發電廠。
(二)新興市場降低太陽光電產業發展風險並擴大太陽能規模
中國現階段為全球太陽能市場占比最高之國家,而新興國家崛起促使新興市場之占比日漸提升。然而,新興市場之投資者目前仍面臨發展障礙,包含政治及經濟不穩定、無有效監管框架,以及電網能力不足等。上述障礙導致太陽能相關交易成本高,且投資者因業務風險高而無法投入市場。對此,應透過財務支持(如貸款、擔保、保險等)、技術支持(如電網整合研究)、能力建立措施(培訓強化人力及機構能力以管理製程)及文件標準化(相關招標程序及銀行標準合約等)等方式,擴大太陽光電產業規模,進而促使新興國家之太陽能產業發展順遂。
太陽光電產業、再生能源、儲能技術、浮動式光電、雙面太陽能模組、鈣鈦礦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建築整合光電、農業太陽發電、退役管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