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台灣新創投資趨勢解析
范秉航 (2020/11/06) 《台經月刊第43卷第11期》
隨著新經濟模式的開展,產業與資本市場變化快速。在此環境下造就諸多新創企業,不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於彎道超車,成為傳統產業的顛覆者,創造出獨特的創新價值。這股創業家(Entrepreneurship)風潮,從矽谷、以色列、中國吹起,更是培養了一群「獨角獸」,成為創業者與投資人追逐的焦點。
對新創企業來說,「資金」具有強大的成長誘因,亦是投資者所需掌握的重要工具,更是政府在推動創新創業生態系時,不可不重視的關鍵指標。對投資者來說,必要的功課是關注評估資金市場的活絡與產業趨勢的變化,審視可能的潛在標的,以確保投資能夠帶來正向報酬。對新創業者來說,獲得外部投資往往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掌握市場上的活躍投資者、創新趨勢與獲投標的則是創辦人的必修學分。對政府機構來說,其職責在於機制的設計、資源的配置,以及政策的落實,相關政策的擬定需要依據資金市場的真實情況進行建置與調整。
換言之,早期資金市場交易資訊在創新創業生態中不可或缺,例如全球早期投資資料庫CrunchBase、PitchBook、DealRoom,定期發布投資趨勢報告的Preqin、KPMG與PwC等,均長期關注投資市場脈動,並提出重要的市場洞察。反觀台灣,因早期投資資料取得不易,導致過去針對新創投資的討論往往流於片面且缺乏數據基礎,而不同機構所做的統計也僅掌握了市場中的部分資訊。
基於此,近年台經院FINDIT研究團隊持續掃描台灣新創企業獲投狀況,整合並交叉比對全球早期投資資料庫、各主要媒體報導、獲投企業發布新聞、投資機構資訊、政府投資報告、公司登記資料,以及上市/櫃公司轉投資資訊,建立台灣新創獲投資料庫,以期更全面地掌握台灣新創投資面貌。
台灣新創投資趨勢
2020年度所發布的台灣新創獲投統計,期間為2015~2020年8月,涵蓋1,613筆交易紀錄,金額44.44億美元。其中投資對象為2010年後成立的新創企業共1,189件,已揭露的投資金額達32.29億美元,分別占整體統計的74%與73%(圖1)。
圖1 台灣新創投資趨勢
2018年台灣新創投資共208筆,金額為6.86億美元,至2019年,投資交易上升至342件,成長64.4%,交易金額則是略微下降至6.69億美元,衰退約2.5%。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投資縮手,1~8月新創投資交易件數117件,金額為2.67億美元。雖然2020年在上市櫃企業轉投資部分僅納入第一季資料,但在目前投資熱度僅約2019年1/3的情況下,2020全年新創投資不易達到2019年的水準。
綜觀全球創投市場,在獨角獸上市表現不盡如人意以及新創投資風險攀升下,「理性投資」成為圭臬。自2018年的投資高峰以降,投資者對於新的項目愈發保守,交易朝著中、晚期等較為成熟的項目集中。根據Preqin的統計,2019年全年投資件數為14,599件,交易金額2,240億美元,分別較2018年下降16.25%與17.30%。除了近兩年的投資趨於保守外,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創投市場再度迎來寒冬。2020年上半年投資件數與金額雙降,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下滑19.88%與1.69%。
觀察單筆交易的投資規模,金額與件數呈反比,100萬美元以下投資件數最多,且有逐步增加的趨勢,2019年100萬美元以下交易件數占整體比重54%,2020年更達62%;500萬美元以下的交易案則占整體的近八成(圖2)。
台灣新創、創投趨勢、早期資金、市場估值、投資領域、健康科技、人工智慧、媒體娛樂、全球競爭力、資金規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