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景氣展望研討會】掌握2019 ‧ 亞洲政經關鍵動向——「亞洲政經景氣展望研討會」側記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景氣展望研討會】掌握2019 ‧ 亞洲政經關鍵動向——「亞洲政經景氣展望研討會」側記

整理/陳秋雲、攝影/邱承志  (2019/06/06)    《台經月刊第42卷第6期》


img1 
 

台經院王志剛董事長
 

   展望2019年,美中新冷戰、英國脫歐、全球景氣趨緩,將重塑全球及亞太區域政經格局,儘2018年年G20來美中貿易戰休戰的消息,兩國爭奪新強權的主基調仍不會改變,這場新競爭橫跨政經制度、產業政策、科技等面向。基此,亞太區域政經整合、國際產業分工趨勢、產業數位轉型、金融科技、台灣自願性再生能源、永續發展及社會創新等,均為當前需深入研析及探討之議題。

 

img2 
 

行政院龔明鑫政務委員
 

   本次大會貴賓―行政院龔明鑫政務委員,表示美中貿易戰詭譎多變,對台灣而言是短空長多,恐怕避免不了短期的貿易衝擊,但透過台商大量回台投資,可望建構新的產業生態,政府將輔導勞力密集產業轉往東南亞布局,建立「非紅供應鏈」。台經院王志剛董事長認為當前全球的政經情勢變幻莫測,川普上任後多次痛WTO,且斷然退TPP,導致世界局勢為之混亂,而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正如火如荼展開CPTPPRCEP的前景值得持續關注,美中貿易戰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將由貨幣戰轉為科技戰。張建一院長則指2019年亞洲政經關鍵趨勢可由四個政治趨勢及四個經貿發展來切入,政治面上為國際權力兩極化、國際組織零碎化、國際思潮民粹化及國際衝突聚焦化,經濟面上為保護主義重現化、內需成長優先化、數位經濟全面化及綠色能源回歸化。

img3 
 

(左起)龔明鑫政務委員、陳博志資政、王志剛董事長、張建一院長

 

img4 
 

台經院張建一院長接受媒體聯訪



專題演講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和新策略

主講人陳博志
 

img5 
 

   台灣是開放型經濟國家,經濟發展隨著國際景氣波動,當國際景氣不佳時,台灣景氣就跟著衰退,但每當國際景氣復甦,台灣卻沒有等值恢復,主因是景氣下降時,我國的產業被他國取代,而景氣回升時,我國已無法逆轉局勢。最明顯的例子是「雙D產業」LCD面板DRAM產業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台灣D產業市占率幾乎與韓國並駕齊驅,但金融海嘯後我國D產業市占率節節下滑,反觀韓國卻已遙遙領先。

   產業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在不同發展階段,產業發展的方向和動力也不相同。台灣成為中高所得國家之後,很多人並不瞭解現階段的產業發展方向及策略應該和以往不同,甚至仍沉迷於過去的成果和做法,未能走向新的產業方向和策略,是近年台灣經濟發展遲緩的重要原因。因應產業技術不斷被取代,高所得國家要維持高所得及高薪資,必須靠獨門的知識,也就是發展知識經濟產業,如此才有能力支付較高的薪資。

亞太政經產業發展再生能源數位轉型美中貿易戰永續發展科技趨勢新經濟綠色能源社會創新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