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SNG】台灣照明節能政策對照明產業之影響
黃釋緯 (2009/04/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4期》
照明節能政策之緣起
照明在人類生活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由各國的資料顯示,照明用電約占總用電的兩成,台灣照明用電在各種用電設備中,僅次於空調用電,占第2位,其用電量占比各方說法不一,依據經濟部能源局的資料顯示,照明用電約占國內總用電量的16%,尤其在住商部門,在不同類型的住商用電分配中,照明用電更占住商用電量的20~30%。
從照明的光源來看,雖然螢光燈(如日光燈或省電燈泡)較傳統的白熾燈省電,然而白熾燈的使用數量仍占不少的比重,因此世界各國之照明節能政策,將耗能的白熾燈淘汰納入政策漸成趨勢,藉由提升照明燈具的發光效率來有效降低接近20%用電占比的照明用電。
LED光源是未來的節能環保照明主角,是全球一致看好的新興節能技術,LED光源目前就性能與成本效益而言,足以代替白熾燈泡。以交通號誌燈為例,節能效果可達90%。此外,由於LED以及緊密型螢光燈管技術興起,世界各國紛紛以禁產及禁用白熾燈作為共同的節能策略之一。
國際淘汰白熾燈節能政策
由於照明用電占總用電量比重不小,而傳統耗電大的白熾燈就成為節約用電的改善對象,在2007年起澳洲政府率先宣布將於2012年全部禁用白熾燈泡後,歐盟各國也達成協議,計畫於2009年起逐步禁用白熾燈。加拿大和美國計畫同步在2012年前實現禁用白熾燈;英國也計畫在 2012年前逐漸淘汰白熾燈。台灣則計畫於2009年第1季各政府機關全面汰換白熾燈,改用LED省電照明,2012年起全面停產禁用白熾燈。之後的美國、阿根廷、日本、紐西蘭也相繼發布禁用白熾燈的政策規劃(表1)。
表1 各國禁用白熾燈政策時程
另外,加強對民眾宣導節能照明,以及提供有保障且有效達到節能省電的政策,如澳洲亦列入明確優先實施範圍之內,尤其是LED等新興光源單價較高,不僅需要LED製造商在生產技術與成本上繼續努力之外,更需要有一套嚴謹的品質認證標準與商品保固措施。
我國淘汰白熾燈政策規劃
我國淘汰白熾燈政策規劃先從交通號誌等發展較成熟之產品做起,再規範政府機關禁止使用白熾燈,未來在更換照明設備時不再使用白熾燈,最後再禁止所有白熾燈的生產與販賣,經濟部能源局制定的「照明節能推動方案」於2007年12月出爐。
按照此照明節能推動方案,第一階段先以省電燈泡取代能源效率不彰的白熾燈,由政府帶頭示範,要求中央與地方等公家機構,一律在2008年底前全面汰換白熾燈,並在2008年起輔導飯店、旅館、住家、農業及巿場等白熾燈使用率較高場所,執行自發性換裝行動。同時,能源局也將依據能源管理法,訂定「照明光源最低能源效率基準」,在2012年以後,禁止白熾燈等低效率光源的生產銷售。
至於能源效率較省電燈泡更佳的LED(發光二極體)燈,則被列為第二階段執行目標。為求節能近一年來,台灣地區不少交通號誌已全面更換為LED燈,例如高雄市就於戶外舖設太陽能路燈,預計在2012年前可全數換裝完成,並於2008年規劃在選定之特定地區推動「LED道路路燈示範計畫」,國內交通號誌將逐步汰換為LED燈。根據上述「照明節能推動方案」內容,整理我國照明節能政策之推展時程如表2。
照明節能、白熾燈淘汰、LED光源、節能政策、能源局、碳排放、照明產業、能源消耗、環保政策、省電燈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