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中國在APEC中的戰略目標與成效分析
徐明棋(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暨上海自貿區研究協調中心祕書長) (2016/11/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11期》
拓展與各經濟體間的貿易投資合作,是中國在亞太經濟合作(APEC)基本不變的一個戰略方針。中國積極參與APEC貿易投資便捷化和自由化的主要戰略目標,就是不斷增強與APEC各經濟體間的貿易投資關係,為中國的開放型經濟服務。有著21個經濟體的APEC涵蓋了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具活力與潛力的區域,是對世界經濟成長貢獻最大的經濟區域。APEC成立的初衷就是要透過協商和協調,維護亞太區域經濟的貿易投資開放體制,推動貿易投資便捷化和自由化的進程,增強各經濟體的合作,為亞太地區經濟繁榮穩定和人們的福祉服務。
由於APEC的基本宗旨與中國改革開放的大目標是一致的,中國自1991年加入APEC後,對於APEC積極推動各經濟體間的開放和經濟政策協調,一直持著積極贊同和合作態度。在此背景下,中國利用APEC平台積極開展與各經濟體間的貿易投資,並積極推動在APEC架構下次區域和雙邊的貿易一體化機制。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和生效,以及與紐西蘭、澳洲、韓國、智利、新加坡等國家之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都是中國與APEC各經濟體間之次區域或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中國積極推動之東協十國加中、日、韓的「十加三」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也屬於此類性質的貿易自由化協定,與APEC的宗旨一致。
中國積極維護APEC貿易投資體制的開放性,並以此推動中國與APEC各經濟體間的經濟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的主要貿易和投資夥伴都集中於APEC主要經濟體,當2014年中國第二次舉行APEC領袖會議時,媒體估計中國貿易的63%是與APEC各經濟體間進行的,其吸引外資的83%和對外投資的69%都是與APEC各經濟體間開展的(注1)。根據中國海關的資料,中國與APEC各經濟體的貿易額在2015年年底已達到2.58兆美元,占2015年總貿易額3.960兆美元的65.2%,比重比2014年又上升了2.1個百分點。APEC的合作機制對於中國的貿易擴大作用可見一斑,中國重視APEC架構的目的也正是在此。
當然,APEC的21個經濟體當中,與中國經貿關係的密切程度和重要性並非皆是相同的,規模大的經濟體以及周邊的東亞成員是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而太平洋東岸的拉美經濟體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中國未來拓展經貿關係的重點區域。從這個意義上來看,APEC仍將發揮重要的作用,是聯繫太平洋兩岸經貿合作最重要的橋梁,中國也將繼續深化APEC架構下各經濟體間的貿易投資合作,推動APEC貿易投資更進一步的便捷化和自由化。
維護APEC機制的開放性和逐步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進程
中國加入APEC時,正處於經濟剛在快速成長的初期階段,當時世界貿易組織(WTO)還未成立,中國正在為恢復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的創始成員地位做努力,全球貿易自由化也尚未達到今日的水準。APEC作為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的合作機制,在已開發經濟體和開發中經濟體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能力和目標差異。澳洲和美國等已開發經濟體試圖把APEC變成高於全球自由貿易水準的一個區域組織,特別是在WTO杜哈談判停止不前的背景下,以APEC的貿易自由化來引領杜哈談判,曾經是當時美國學界和官方普遍的一種期望(注2)。
然而,APEC的開發中經濟體則多數強調貿易投資自由化的漸進性和自願原則,並堅持APEC的開放區域主義(Open Regionalism)原則。雖然開放區域主義有很多不同的界定,強調重點也有很大的差別,但是APEC最終在印尼茂物(Bogor)領袖會上達成了推動自由貿易的共識,並設定了已開發經濟體和開發中經濟體貿易投資自由化的兩種速度,亦即已開發經濟體於2010年和開發中經濟體於2020年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的茂物目標(Bogor Goals)。
中國戰略、APEC自由貿易、FTAAP、RCEP、區域經濟合作、貿易投資便捷化、亞太經濟治理、WTO談判、亞太互聯互通、經貿外交
分享: